澳大利亞加息 中國無需跟進
    2009-10-14    作者:郭田勇    來源:中國證券報

  9月末的G20匹茲堡峰會上,20國領導人聯合發表公報,各國承諾繼續推行經濟刺激計劃,直到復蘇的步伐穩定為止。而僅僅十天之後,澳大利亞央行突然宣布加息。在筆者看來,澳大利亞加息有一定特殊性,並不具有代表意義,對於我國而言,無需跟進加息,貨幣政策乃至整個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是當前我國經濟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
  就經濟發展基本面而言,澳大利亞受到本輪經濟危機的影響程度最小,其銀行體系並沒有像歐美那樣遭受巨大衝擊,仍處於應對金融危機的有利地位。更為重要的是,考慮到當前全球範圍實體經濟去庫存化、去産能化的進程已經結束,全球經濟已經觸底,那麼提供原材料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必然最先復蘇,再加上危機爆發以後以中國為代表的多數國家通過大規模的財政支出不斷擴大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和建設,這顯然進一步促使全球能源資源市場迅速回暖,剛剛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恰恰印證了上述判斷。儘管近幾個月澳大利亞的消費和出口表現搶眼,其9月的就業數據也顯示就業人口增加,失業率進一步下降,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但是,從整體來看,此次利率水平的微調並不足以説明澳大利亞的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況且,從歷史上看,澳大利亞央行的貨幣政策仍非常寬鬆,加息後貨幣政策仍將對經濟增長形成支撐。
  對於澳大利亞加息的舉動,歐美國家無意跟進;對於中國而言,對澳大利亞的加息動作無需過分憂慮。一方面,在全球經濟尚未全面復蘇,尤其是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仍然堅持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央行的加息動作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十分有限,由此帶來的壓力對於我國而言並不會演化成為現實的威脅。
  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雖然在前期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刺激下,國內經濟持續向好,8月份的數據也顯示CPI、PPI降幅收窄,環比繼續上漲,但是,自年初以來CPI一直處於負值,我國經濟仍然沒有完全走出通縮的陰影。而近期雞蛋等食品價格上漲,更大程度上是由於季節性因素以及中秋國慶節假日的原因造成的,屬於合理性上漲,並非通脹來臨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通脹的擔憂更多的是由於局部市場(比如房地産市場)持續反彈而引起的,但是這種局部範圍價格的持續攀升要形成全面的通脹,缺乏實體經濟層面的有力支持。因為從實體經濟領域來看,雖然通過大規模財政支出所帶來的基礎産業領域投資突飛猛進,進而帶來即期GDP增長速度的快速回升,但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當中的另外兩駕——消費和出口在內部居民收入水平增長有限以及外部市場陷入長期低迷的背景下短期內仍難以改善,我國經濟仍然處於漫長的結構調整與産業升級之途當中,輔之以必要的調控和調整,通脹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內並不足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威脅。因此,貨幣政策乃至整個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就成為當前我國經濟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
  筆者以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關鍵問題不在於是否轉向,而是如何進行結構性調整,更加有針對性地解決我國經濟當中存在的根本性問題,從而順利推進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促使整個經濟走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這才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核心命題。
  就貨幣政策而言,未來我國央行應該在繼續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基礎上,運用市場化手段對我國信貸增長進行結構性調整,促使銀行業信貸在適度均衡增長的基礎上更多地投向與擴大內需、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結構優化相關的産業和行業當中,為我國經濟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作者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相關稿件
南半球暖流撥快全球加息周期時間表 2009-10-13
全球加息潮何時開啟 2009-10-13
加息潮何時到來 2009-10-12
美國或收緊錢袋歐洲仍慎對加息 2009-10-10
澳元加息暫非主流 200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