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2009工業軟體高峰論壇在北京落幕,然而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工業軟體業對未來深層次發展的思考卻遠未結束。 根據工信部數據資料統計,中國軟體服務業2008年的收入規模達到了7573億元。
然而,軟體行業的整體跨越式發展仍無法掩蓋20年來中國軟體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營銷能力相對滯後的事實。
撬動“兩化融合”
軟體業迷茫的産生不是沒有道理,規模化發展永遠是中國軟體産業之殤。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正逐步顯現並擴大。工信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軟體業收入同比增長23.5%,增速比去年同期低7.7個百分點。前4個月軟體出口同比增48%,增幅比去年同期低6.7個百分點。但軟體産業的機遇仍然並存:軟體還是要用,因為現代社會,哪一家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使用軟體,軟體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最重要的生産工具之一。 在2009工業軟體高峰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陳英表示:“在兩化融合政策推動下,我國軟體産業在這十年裏發展勢頭非常好,每年年均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長速度,為行業信息化創造了極大的市場空間。”據陳英透露,中國軟體服務業2008年的收入規模為7573億元,如果2009年完成9000億、2010年完成1萬億,那意味着軟體産業2009年的增長率為18.8%,2010年的增長率為11.1%,從2008年到2010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4.9%。 陳英同時指出,工信部將採取五項措施加快軟體産業的發展,以達到3年內軟體佔電子信息産業比重從12%到15%的規劃目標。兩化融合提速後,中國軟體業的新一輪競賽已“蓄勢待發”。
工業軟體“提速”
在積極的推動因素下,我國的工業軟體業發展迎來了極大市場空間,在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電子、家電、國防軍工、裝備行業等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 工業軟體的這段“黃金”期不僅表現在蓬勃發展的國內市場上,也開始在全球市場上日益彰顯。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軟體産業的出口額由2000年的4億美元增長到目前的100多億美元,面對發展迅速的中國軟體外包産業,浩辰科技副總裁梁海霞卻&&了自己的擔憂:“外包是中國軟體企業的起步,而技術創新、軟體産品的融合銜接才是未來方向。” 而北京數碼大方公司(CAXA總裁雷毅則認為,中國軟體産業的根本和脊梁應該是軟體産品和技術,特別是面向自己市場的核心技術。實踐證明,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再造是信息化運營商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利器所在,是提升品牌的根本力量,而技術創新的源泉最終反歸到運營商對市場需求的了解和深刻認知。雷毅&&,國産工業軟體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取得如此成就,一方面是因為國産工業軟體在本地化産品和服務方面有着自身優勢,更具有戰略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我國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在由製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的過程中,産生了大量需求,這種需求推動國産工業軟體不斷成長。“CAXA目前已經佔據國內市場6%的份額,由於國産軟體價格普遍低於國外軟體,按照産品銷售數量計算,CAXA應該佔據25%-30%份額,這還不包括中望、浩辰等國産軟體廠商,國産工業軟體已經邁入工業世界軟體市場份額的第一陣營。”雷毅説。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院中心局長、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副理事長鄧壽鵬認為,軟體未來的應用趨勢將體現在三個新興市場。一是軟體在農業領域深入應用,為推動“三農”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二是軟體助力行業信息化,推動了傳統産業改造和優化升級。三是軟體促進“金”系統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在經濟社會關鍵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鄧壽鵬説,在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長期政策的引導下,中國軟體市場今年增速有望平穩增長,將成為金融風暴中增速最快的支柱性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