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四年多的試點以及總結經驗之後,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有望進一步擴容。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與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昨天透露,資産證券化正在總結報告階段,希望能更加穩妥地發展。他同時否認了“資産證券化業務停滯”的説法,&&是要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最後再定。 李伏安認為,中國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做得還可以,沒有太大問題,關鍵是國際上的局勢。雖然引起全球金融危機的是次級貸款證券化,但正常的資産證券化也引起了非議,導致方方面面的認識可能不一致。他&&,希望資産證券化能夠往前推,但需要更加穩妥地發展。 就在同一天,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在一次網上訪談時&&,去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的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外向度較高的沿海地區和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以後這個影響又逐步擴大到了全部的中小企業,而融資難的問題是中小企業在應對金融危機之後反映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他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將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試點,為中小企業構建多元化的直接融資渠道。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得到各方高度關注,因此相信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試點的進一步開展用不了太久,這也意味着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有望進一步擴容。 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始於2005年,建行和國開行分別進行了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和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之後,資産證券化規模不斷擴大,並延伸到不良資産。去年10月31日,浙商銀行宣布發行額度為6.96億元的中小企業信貸資産支持證券,從而成為我國首家開展中小企業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的金融機構。 然後,隨着金融危機後各界對資産證券化帶來的風險的擔憂增多,銀監會叫停不良資産證券化。 不過央行人士&&,中國資産證券化試點是成功的,試點中並不存在美國次債危機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調研發現,金融機構和企業對資産證券化有巨大的需求,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建議在總結經驗和完善制度的基礎上將證券化轉變為常態業務。 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也多次&&,我國繼續推進金融改革和加快金融創新的決心不能因為金融危機而動搖,特別是銀行信貸資産證券化不應停止。 銀行人士認為,當前銀監會正擬對銀行資本金實行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資産證券化進一步擴容的迫切性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