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進出口萎縮23.5%
貿易保護盛行,下半年或難“峰迴路轉”
    2009-07-13    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我國外貿進出口上半年大幅萎縮已成既定事實,近日國際經濟出現的回暖跡象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下半年外貿進出口增長的希望,但隨後各國不斷掀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使我國下半年出口面臨考驗。
  海關總署7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上半年進出口總值為9461.2億美元,同比下降23.5%。累計貿易順差969.4億美元,下降1.3%,凈減少13億美元。
  不過6月份當月的數據顯示我國外貿進出口下滑幅度繼續收窄。6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82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7%,環比增長11.2%。
  自去年我國對外出口首次告負以來,今年上半年,出口呈深幅下跌之勢,跌幅基本保持在20%左右,5月份更達到26.4%。6月份雖略有好轉,但跌幅仍達21.4%。
  “外需萎縮的局面沒有根本好轉,再加上貿易保護主義、人民幣被動升值等不利因素,使得中國的出口在上半年步履蹣跚。”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説。
  他&&,進口跌幅收窄的程度遠大於出口,表明中國內需的恢復明顯好於外需。但從全年來看,下半年出口可能會好於上半年,跌幅將逐步收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張小濟認為,考慮到外部市場好轉以及政策的時滯性特點,中國三四季度的出口形勢會有所好轉。但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今年三季度出口同比跌幅顯著收窄的可能性較小。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也對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從PMI新訂單指數等先行指標看,中國的對外貿易已出現復蘇跡象,進出口進一步向好的趨勢已經形成,但外貿回升仍面臨挑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説,雖然目前世界經濟已經出現復蘇跡象,但支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各國在經濟復蘇期對他國都有比較大的防備心理。
  他指出,雖然世界各國對於貿易保護主義是目前阻礙世界經濟復蘇的最大障礙已具有共同看法,但由誰來首先開放市場,怎麼開放各國卻在一直相互推諉。在目前的情況下,各國首先考慮的是保證本國的就業和經濟復蘇,所以開放本國市場讓他國得利似乎顯得不太現實。

  相關稿件
秘魯1至5月份進出口貿易數據統計 2009-07-08
建設銀行為重慶提供25億元進出口擔保貸款 2009-07-01
哈洽會進出口合同簽約增長3% 2009-06-22
巴西前5月農産品進出口額下降12.49% 2009-06-18
川1-5月機電産品進出口同比增29.9%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