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駁“地價決定房價論”
地價僅佔房價兩成多
    2009-06-24    於祥明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地價推高樓價”的偽命題終被事實擊破。6月23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鹿心社在新聞發布會上又一次明確&&,所謂“保18億畝耕地紅線推漲了房價”的論斷的誤導,守耕地紅線不影響居民住房用地。他指出,地價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或者根本因素是供求關係。
  據介紹,針對“由於守紅線,土地偏緊、地價偏高,影響房價”的論斷,國土部系統調查了620個房地産開發項目,包括東部、中部、西部不同類型的項目。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在中國,地價佔房價15%-30%,平均為23.2%。相比美國28%、加拿大24%、英國25%-38%、韓國50%-65%、日本60-75%、新加坡55%-60%並不高。
  “從中國這個地價水平看,説保18億畝耕地紅線推漲了房價,既沒有根據,也沒有道理。”鹿心社説。
  事實上,此前記者從國土部獲悉,今年一季度時,受樓市下滑影響,地價全國35個重點城市地價環比同比均出現下降,也是我國土地實行“招拍挂”制度以來首次回落。對此,相關研究機構分析指出,地價的下跌主要源於樓市的下滑低迷。即,房地産市場疲軟,房産企業獲取土地的數量和節奏呈下降和減緩趨勢,房地産價格持續回落。由此,“土地市場受其影響,土地需求持續低迷,地價水平呈回落趨勢,特別是居住地價下降趨勢較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前樓市高漲之時,一度曾出現過“地王”價格高於樓盤價格的“麵粉貴於麵包”的怪現象。而“地價推高樓價”的偽命題,也被開發商等各類人士用作房價上漲推卸責任的藉口。
  事實上,房價不斷上漲的預期,是土地市場火爆的根本原因,而開發商非理性競價則是推高地價的直接原因。
  相關稿件
地價佔房價成本:23.2% 2009-06-24
5月份重慶主城區商品房價格環比上漲3.56% 2009-06-24
國土資源部:“守紅線”推漲房價沒有根據 2009-06-24
房價適度下調有利於刺激內需 2009-06-23
松綁"限外令"給高房價“火上澆油”? 200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