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對未來6個月的鋼鐵行業持中性的觀點,原因在於兩個方面:(1)行業仍處於底部整固階段。外有歐美去庫存化結束,國際鋼價存在樂觀預期的支撐,內有結構性的需求回暖。(2)估值已經反映未來行業向好的預期。 歐美去庫存化結束,夯實鋼價底部。由於歐美經濟刺激政策晚於中國,因此去庫存化進程也相對較慢。目前鋼鐵的下游製造業的去庫存化已經接近尾聲,景氣開始回升。從産業鏈傳導的角度,我們預計歐美鋼鐵行業的去庫存化將於今年三、四季度結束,鋼鐵行業的景氣即將恢復。而從國內情況看,由於基建投資的增長超預期,國內需求總體有所回暖,我們預計全年國內鋼材消費將實現正增長。同時需求回暖的背後結構性特徵顯著。 在鋼材品種出現明顯分化同時,不同區域的需求有所分化。短期看,“4萬億投資”明顯向中西部傾斜,從1-4月份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以及地方債佔當地GDP的比例衡量,廣西、內蒙古和四川最為受益。中期看,出口的萎縮刺激中國內生的“消費-生産-資源”循環系統的建設,從而引發區域間的産業轉移。我們看好安徽、湖南和江西在産業結構調整中的發展。 我們認為當前鋼鐵行業的估值已經反映未來行業向好的預期,維持"中性"的投資評級。 投資機會在於兩個方面:(1)品種景氣分化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韶鋼松山和重慶鋼鐵。(2)區域産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馬鋼股份、華菱鋼鐵和新鋼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