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礦企稅費有望下調
中鋼協提交扶持政策
    2009-06-05    鄧瑤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6月4日,本報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簡稱“中鋼協”)獲悉,中鋼協正在研究扶持國産礦政策,其中,進一步降低國內礦山稅費成為該政策的主要內容,“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扶持國産礦政策已上報國務院;中鋼協和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將聯合建議將國內礦山的增值稅由17%下調至13%、資源稅由9元/噸下調至6元/噸、礦山資源補償費減半或與增值稅合一。”
  “國産礦是中鋼協領導鐵礦石談判的一個籌碼,因此扶持國內礦對中國鐵礦石談判具有長遠意義。”一位中鋼協人士&&。

  國産礦市場低迷

  目前,大量低價海外鐵礦石涌入中國市場,國內礦市場受到嚴重擠壓。
  河北省武安市鋼鐵聯合會一位負責人&&,目前,除了河北最大的民營鋼企之一新武安鋼鐵集團外,河北省大部分民營鋼企已大幅減少甚至停止採購國內礦。“外礦品位高,價格還比國內礦便宜,大家都選擇吃外礦。”
  此外,國産礦價格依然沒有起色,而且面臨生産過剩的局面。
  根據最新市場數據,目前,鞍山、本溪等北方市場的66%酸粉幹基含稅價590元/噸,65%酸粉幹基含稅價在600元/噸,65%酸粉濕基不含稅價報價在440-450元/噸,比前一週下跌20-40元/噸;江蘇、安徽等南方市場的65%酸粉幹基含稅價在680元/噸,鹼粉報價在700元/噸,也比前一週下跌20-40元/噸。
  河北省是全國最大的鐵礦石生産地區,目前,河北省內礦企出現減産、停産潮。據統計,1-4月份,國內鐵礦石原礦量2.28億噸,比去年同期減少3.5%;其中,河北省鐵礦石原礦量達910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0.25%。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大勇&&:“4月份,河北省原礦生産量已同比下降36.76%,進入5、6月份,礦山企業生産經營更加困難。”
  産量過剩也是目前國産礦的一大困境。上述中鋼協人士&&,在下游終端需求沒有明顯釋放的情況下,國內鐵礦石市場還難以復蘇,加上鐵礦石庫存量已達到高峰,短期內市場仍以消化進口資源為主;同時,近期一些礦山庫存量較大,也難以在短期內緩解國內礦庫存量過剩的局面。
  據我的鋼鐵網統計,5月底,國內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量為7060多萬噸,處於較高的水平,而國內鋼廠普遍的庫存量為1-2月,“港口和鋼廠的鐵礦石庫存量相加,高達上億噸”。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曾節勝認為,短期內國內鐵礦石價格仍將在低位運行。“儘管日韓已與力拓達成價格協議,但我國鐵礦石市場疲軟的態勢依舊,交易並不活躍,部分地區的鐵礦石價格繼續在下跌通道緩慢滑行。”
  曾節勝還認為,目前國內大中型鋼企普遍虧損,在這種狀況下,鋼廠從降低生産成本的角度考慮,不會上調鐵礦石的採購價格,有的鋼廠甚至將繼續壓低鐵礦石採購價格。
  據中鋼協對國內73戶大中型鋼鐵企業統計,1-4月整體虧損51.79億元,而上年同期則實現利潤634.01億元,大中型鋼鐵企業中有29戶企業虧損,虧損面達39.73%,比上年同期擴大26.03%。

  稅費改革迫在眉睫

  在市場低迷之際,沉重的稅費負擔給國內礦企雪上加霜。
  中國礦業聯合會調研部主任郭敏告訴記者,從近期調研結果來看,稅費負擔過重已成為礦山企業反映最集中的問題,“稅費的確已成為國內礦山一個沉重負擔,因此政府非常有必要給予礦企一定程度的稅費優惠”。
  以山東省沂水縣為例,2008年,該縣各類礦山企業累計開採鐵礦石450萬噸、石英砂岩50萬噸、生産鐵精粉65萬噸,完成産值17.6億元,實現稅收 3.38億元,同比增長75.5%,佔全縣新增稅額的51%,佔全縣工商稅收總量的33.8%。
  沂水縣一家生産鐵精粉的礦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鐵礦石現貨價格持續低迷,而國內生産成本遠遠高於海外礦山,公司生産經營陷入困境,“各種稅費加起來要佔總銷售額的20%左右”、“市場價本來就接近甚至低於成本價,交完各種稅費後直接就虧損了,我們不得不選擇半停産”。
  一位中鋼協人士用“無法維持生存”來形容目前國內礦山的處境。這位人士説:“以國內最大的獨立礦山魯中冶金礦業公司為例,目前已陷入嚴重虧損。”
  “虧損的原因有開採條件變化等諸多因素,但稅負過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稅改後,稅費增加了4倍以上。”魯中冶金礦業公司一位人士&&。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曾紹金贊成調增礦山稅費:“針對國內礦山稅費負擔過高的問題,國家應對國內鐵礦的勘查、開採、選礦的稅費進行調整,同時對鐵礦石進口稅進行調整,維護合理的進口礦價格。”
  寶鋼國際礦業資源開發部的一位人士向記者&&:“造成我國礦山企業稅費比例過高的主要稅種為資源稅和增值稅。1994年的稅制改革,加重了礦山的稅賦負擔,其中增值稅負擔比稅改前徵收産品稅時增加了1倍以上,冶金礦山資源稅提高了10倍,導致了大部分礦山企業的虧損局面。因此,礦山稅收制度的調整,對礦業投資項目的收益影響非常大。”
  上述寶鋼人士還認為,礦山稅收政策還將影響國內礦山吸收投資,“礦山開發需要大量資本,但如果稅費過高,投資者將會失去興趣,勢必影響提高我國礦業發展競爭力”。
  但王大勇認為,國內礦企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資源利用率太低以及開發成本太高,“改革稅費可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但根本還要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

  相關稿件
中鋼協:購礦企業未經授權不許多頭談價格 2009-02-20
央企再出手 五礦有色17億美元收購澳礦企 2009-02-17
張國寶&&:我國將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 2009-02-04
巴西採礦企業大量放棄礦産勘探權 2009-01-13
全球資産大甩賣 首鋼欲以2.5折再購澳礦企 200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