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造船業期待滬"兩個中心"救急
    2009-05-08    本報記者:朱勝利 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4月底,本報記者深入江蘇船舶行業調查。和3月份在浙江舟山調查時感覺不同,4月份,中國經濟已經顯出復蘇跡象,不過不少業內人士比較悲觀。他們認為,船舶行業要迎來徹底復蘇還得兩年左右,期待着上海“兩個中心”建設能使復蘇早點到來。

  悲觀籠罩南通航運業

  江蘇南通的海運業起步於1992年,南通第一家船運企業當時只有3艘船,1850載重噸,現在總運力已是當年的230倍。
  南通航運業抓住了起始於1998年的海運黃金期,可金融危機破壞了南通人的夢想。“海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如果國民經濟有什麼變化,海運業馬上就有反應。”南通交通局船舶管理科江科長&&。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南通市港務管理局已經屢次未完成“政績”目標。2008年,南通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億噸,但目前只達到1.2億噸。“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實事求是的,只要求1.2億噸,也就是每個月必須完成1000萬噸以上,可一二月份都沒有達到1000萬噸。我們的任務也很艱巨。”南通港務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孫珍洪對今年的目標顯得很憂愁。
  “我們正在研究這個事情。根據‘十一五規劃’,南通到2010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必須達到兩億噸,現在看來,我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了。如果沒有金融危機,我們還是可以完成。”
  據南通康海船務總經理黃林根介紹,去年9月開始,航運價格就一路下降到現在的26元/噸,3月份雖然有所好轉,但只是短期現象。黃林根&&,航運業短期復蘇是因為國內鐵礦石庫存下降,而長期來看,海運業復蘇還得兩年左右。
  “美國經濟遲早都會回暖,而造船業的復蘇時間可能會滯後一年到兩年,這波金融危機還沒見底,和上次不一樣,這次讓人摸不着頭腦。”黃林根很無奈。
  針對金融海嘯對船舶及製造業的影響,南通市政府早已開始設法應對,江科長介紹,由於船舶不能當作固定資産來對待,所以很多銀行對船舶行業的貸款都很謹慎。目前,相關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促成企業和銀行之間的溝通。
  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企業文化部的彭常青認為,船舶行業的見底最起碼要兩年到三年。“有的企業訂單已經排到2011年以後,而有的目前還接不到訂單。此外,預計2011-2012年間會有很多航運企業棄船。”

  翹盼“巨大推動”

  採訪中,當地很多政府部門人士對於上海“雙中心”建設充滿期待。“這幾年我們都是作為上海的配套發展的,現在提出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設,我們希望發揮自己的優勢。”江蘇省發改委一位政策研究人員&&。
  該人士對記者透露,關於把南通建成上海航運中心“北翼”的規劃,在江蘇省“十一五”規劃中已經有所體現,而目前正在制定的新長三角發展規劃有望明確江蘇和上海建設“雙中心”的關係。
  他&&,上海“雙中心”建設對南通成為航運中心“北翼”是個巨大推動,肯定會加快南通沿海開發。和很多人一樣,他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關注國際經濟形勢,等待時機。
  “南通具有江、海、河聯運的獨特優勢。”孫珍洪&&,要借上海“雙中心”建設用好南通獨特區位優勢。據他透露,南通港務局正在積極想辦法組建和招攬遠洋運輸的企業落戶,同時,政府將為大型遠洋企業在南通註冊提供一些優惠政策。
  孫珍洪介紹,依託上海“雙中心”建設,南通港口規劃已從“一港十區”向“一港十一區”邁進,重點加強洋口港的建設,從沿江港向沿海港轉變。鋻於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南通2006年已經與上海、寧波等港口城市建立了港口行政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在肯定上海港的優勢地位之餘,錯位發展,共贏合作。

  中小航企最難過

  當地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主對記者&&,在上海“雙中心”建設中最可能獲益的是部分大企業。“金融危機還會持續,有很多中小企業可能撐不了多久了,現在都在勉強維持。”
  “我們希望政府的政策更實在一點,希望大家都來關注這個行業,本地的貨源要‘國貨國運’。另外,電煤的運輸,如果有30%-50%讓我們運,我們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大唐、華能這樣的大型國有火電企業都成立了自己的航運公司,江蘇大唐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大唐集團的配套運煤企業。根據該公司目標,5年左右,自有船舶將達到10至15艘左右,完成系統內沿海電廠電煤運輸的一半任務(約每年1200萬噸左右)。
  另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過程中,軟實力最為關鍵。“造船是我們的優勢,但與歐洲等航運大國相比,軟實力和技術還比較差。”
  他&&,上海“雙中心”建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對中國的船舶行業起到明顯作用,現在最關鍵的還是國際經濟環境不景氣。“金融危機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現在是上海加強自身建設、壯大實力的最好時機。”

  相關稿件
舟山船舶修造業調查:造船業迎來洗牌時代 2009-03-17
三大難題困擾造船業 振興必先經過行業調整 2009-02-12
我造船業今年新接訂單將下降65.6%至48.4% 2009-02-10
造船業今年訂單或降一半 振興規劃如箭在弦 2009-02-09
ABB集團:幫助中國造船業提高國際競爭力 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