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協提醒謹防假冒網絡期貨公司
    2009-03-16    作者:商文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從中國期貨業協會了解到,根據會員單位舉報,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假冒、倣冒合法期貨公司名號,非法開展投資諮詢或代理業務。對此,協會特別予以澄清,並提醒廣大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識別真偽,謹防上當受騙。
  去年12月,協會接到一家會員單位的來函舉報,稱有不法分子盜用公司名稱,設置網上“期貨公司”,非法開展投資諮詢或代理業務。協會根據提供的網站鏈結查看,發現一家公司的名稱與這家會員單位的簡稱完全一樣,並進行期貨投資諮詢和期貨代理業務。
  近期,協會又有會員單位舉報,網上出現一家期貨投資諮詢“專業”公司,它的名稱是在一家會員單位的全稱裏增加了“投資諮詢”幾個字,就成了“**期貨投資諮詢公司”。
  據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期貨行業是個高風險行業,“期貨公司”和“期貨投資諮詢公司”都屬於“特許專營”機構。期貨公司的業務實行許可制度,只有先經過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才能到工商局登記註冊。目前,擁有牌照的期貨公司,全國只有170余家。
  該負責人&&,這些利用網絡假冒、倣冒合法期貨公司實施詐騙活動的行為,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蒙蔽性和迷惑性十分強。譬如有一家倣冒網站曾經是百度搜索“期貨”關鍵詞排名第一的網站。網頁設計精美,欄目完善,看上去很像一家真正的期貨公司。
  其次,盜用手段惡劣。有的不僅使用正規公司名義,連背景資料、互聯網備案號、公司標誌,都用的是合法期貨公司的。有的倣冒網站還虛擬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住所、註冊資金都是被倣冒的合法公司的正確信息,而實際上這家冒牌公司根本未在工商局登記註冊過,完全是“虛擬公司”。
  第三,這些假冒、倣冒公司都是以“期貨投資諮詢服務”為賣點,號稱自己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准的專業期貨投資諮詢機構”、擁有所謂的“期貨分析師”、“期貨投資諮詢資格”等,多以“會員制”招徠業務,提供“解盤信息”,會員費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在網上許諾盈利和代理操盤,設個人銀行賬號和熱線電話等。
  第四,倣冒成本低,查處難度大。註冊一個網站,摘錄一些信息,安裝一兩部電話即可“撒網撈魚”;一些倣冒的網站所顯示的公司註冊地在A地,人員在B地,IP地址卻在C地。由於是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這些網站往往是一查就關,風聲過了就開,反反復復,無疑加大了查處的難度。
  據了解,市場上目前沒有任何一家經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准頒發的“期貨投資諮詢”業務牌照的機構。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期貨投資諮詢相關管理辦法,同時,“期貨投資諮詢資格”的認證也尚未開始。協會特向廣大投資者澄清,當前在網上打着所謂“期貨投資諮詢公司”名義招徠客戶的,肯定不是合法公司。
  在採取措施關閉非法網站,支持會員單位採取法律手段積極維權的同時,協會也提醒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識別真偽,謹防上當受騙。並建議投資者在無法確認此類公司是否合法時,可以向協會進行諮詢確認,或登陸協會網站首頁的 “會員單位網站鏈結”,找到所有合法期貨公司的網站的正確鏈結方式。
  相關稿件
國內期貨市場引入QFII制度呼聲再起 2009-03-12
鋼材期貨有望月底亮相 專家建議適度參與 2009-03-12
[期貨•2009-03-11]大連玉米期貨窄幅震蕩 2009-03-12
多位代表:盡快推出股指期貨完善資本市場 2009-03-12
首個期貨理財産品獲批 即將面世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