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記者收到一封電子郵件,發件人在郵件中説:“請用‘醜陋’的煙盒來拯救成人的無知和孩子的不幸吧。”
他針對的是最近在網上引起轟動的一個名為“周家壩實拍兩歲老煙槍”的視頻。這段視頻上,一名兩歲男孩在一群成年人的起鬨中,熟練地點火並抽完了一支煙。他的表演贏得大人們興奮的喝彩,他們遞給男孩一顆糖作為獎勵。
“如果捲煙包裝上印有骷髏頭、爛肺葉等恐怖的警示圖片,還有哪個成年人會拿它來逗弄孩子?當看到印有這些圖片的産品時,還有哪個孩子會覺得嘗試這樣的東西是種驕傲呢?”發件人在郵件中説:“‘兩歲老煙槍’讓我震撼,他再次讓我感到煙草給青少年帶來的危害有多麼可怕。採取必要的控煙措施已經刻不容緩。”
他認為,捲煙包裝上的健康警告是最經濟有效的控煙干預手段之一。
雲南第一家民間控煙機構“超軼中心”的控煙健康項目官員李婭妮指出,“每年‘3 15’消費者權益日人們關注的大多是涉及家電、房屋、食品等方面的話題,但很少有人去關注捲煙生産、銷售過程中是否充分尊重了消費者的消費權益,有關捲煙消費權益受損的訴訟、投訴屈指可數,它表明目前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捲煙其實也在侵害着消費者的權益。”
捲煙包裝沒有有效傳遞吸煙風險
李婭妮認為,捲煙包裝沒有有效地向公眾傳遞吸煙所導致的健康風險及其嚴重程度,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侵權。
她説:“捲煙這種商品沒有使用説明、沒有産品合格證,所有有關産品的信息都集中在小小的煙盒上,所以煙盒包裝其實成了消費者了解捲煙的重要途徑,也是捲煙生産者履行告知義務的主要方式,同樣也是消費者知情權的主要體現。”
“超軼中心”在日前完成的一項調查中發現,雖然今年以來國內一些知名品牌的捲煙外殼上的健康警語已經從包裝側面移到了正面,“吸煙有害健康,戒煙可減少對健康的危害”的字樣以及相對應的英文佔據煙盒正面下方的1/3的面積,但絕大多數的煙民卻沒有發現包裝發生的變化。被調查者認為:“警語內容比原來多了一句話,意義沒什麼不同”;“對這些文字都習以為常了,煙還會照樣買,照樣抽”。
但是,當他們把一些帶有圖片警示語的煙盒擺在被調查者面前,看著那些稀鬆、焦黃的牙齒,身上插滿管子、艱難維持呼吸的煙民,積聚有害物質而不暢通的血管,難看的骷髏,窒息而死的胎兒等圖片時,每一個調查者都面露驚異之色,有幾個人在詫異之間不由自主地將手中的煙掐滅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與國際煙草控制政策評估項目合作,於今年1月在北京、上海、昆明、銀川4個城市1169位成年吸煙者、成年不吸煙者和青少年中做的調查也顯示,中國的煙盒健康警告缺乏警示效果。
8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新的健康警告標籤對勸誡青少年不吸煙最缺乏有效性,約73%的成年吸煙者看不懂煙盒背面的英文警告“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health”(吸煙有害健康),90%的成年吸煙者看不懂另一句英文警告“Quit smoking early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儘早戒煙有益健康)。
“低焦油”、“淡味”為誤導性用語
“乍一看,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煙盒包裝上,可以看到商品名稱、商標、生産者名稱、所含成分、健康警語等內容,好像該有的都有了。但其實裏面的問題很多,嚴重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李婭妮説。
她指出,目前我國捲煙對所含成分只標注了焦油量、煙氣煙鹼量和煙氣一氧化碳量3種成分。但是實際上,捲煙成分複雜,除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外,還有亞硝胺、釙等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400多種有毒物質。在這400多種有害物質中,超過50種是致癌物質,如釙就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物質,但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結果,一般吸煙者和非吸煙者都不會去看,而煙草公司是不可能在捲煙包裝上把這些具有致命危害的物質標注出來的。這無疑剝奪了消費者對捲煙産品成分的知情權。
此外,大多數煙企採用的是標準機器測量方法來測量捲煙煙霧中的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含量。但是這一方法是有缺陷的。不僅因為煙草行業能夠設計出破壞測試有效性的捲煙,而且機器測試並不考慮吸煙者調整吸煙行為的方式,比如吸更多口或者更深地吸入,或者堵住透氣孔,以維持尼古丁水平。也就是説每個吸煙者吸入的量是不同的。有些消費者看到有的捲煙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的含量低了,就會誤以為低焦油、低尼古丁或低一氧化碳的捲煙是低危險度香煙甚至是安全香煙。許多吸煙者認為吸“淡味”、“柔和”、“低焦油”或“極淡味”捲煙,可減少對健康的危害。實際上,科學證據表明,這類捲煙並不比普通捲煙更安全,並且任何捲煙都沒有被證明是安全的。
2008年11月在南非德班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上,通過了為實施公約制定的煙草製品包裝標籤、公共衞生政策不受煙草業影響、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等多個準則。會議要求在煙盒上印大幅圖片式健康警告,並且要求禁止使用誤導性的詞語或警告,其中包括已經被證明沒有意義的“低焦油”、“淡味”和“柔和”等詞語。
用“醜陋”的煙盒救救孩子吧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在其提交的建議中指出,應嚴禁美化煙盒,要在煙盒上印醒目的爛肺、爛牙、骷髏等圖片,讓人從心理上先戒煙。“煙草包裝再重要,也沒有人民的生命重要。”
事實證明,煙盒一直是煙草公司特別重視的東西。跨國煙草公司菲利普 莫裏斯公司的行政主管就説過:“我們與吸煙者之間的最終溝通工具就是煙盒本身。在沒有其他任何營銷廣告的情況下,包裝成為我們品牌精髓的唯一傳達者。換句話説:別的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包裝就是我們的營銷。”而Brown&Willianmson煙草公司在其市場營銷背景情況介紹裏就用了非常吸引人的語言:“如果你吸煙,那麼捲煙煙盒就是你經常使用、能夠代表你個人形象的為數不多的物品之一。煙盒是你每天從口袋裏掏出來20次並且展示給所有人看的唯一物品。”
但是,一些國家的調查研究表明,當那些清晰明了的健康警告圖片和語言被印在煙盒上時,捲煙包裝上的健康警告是最經濟有效的控煙干預手段之一。絕大多數吸煙者和非吸煙者能留意到捲煙包裝上的健康警告。以一包20支煙計算,一天吸一包煙的吸煙者,每年看到包裝上的警告有可能在7000次以上。對於成人和青少年吸煙者來説,煙盒上大尺寸的警語能使他們提高戒煙意願,減少煙草消費量。在巴西,新的圖片警告採用後,73%的吸煙者&&讚同,54%的人認為改變了他們對吸煙健康後果的看法,67%的人説新的警示使他們想戒煙。這些效果在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人群中尤其明顯。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捲煙的消費者,因為非吸煙者常常要忍受被動吸煙的危害,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關注捲煙與消費者權益。”李婭妮説,“捲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可以合法買賣的供人吸食的有害商品,作為在市場流通的商品,我們沒有權力要求消費者不去消費,我們尊重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但是這種選擇的前提是知情,然後才是選擇和使用。為了喚醒那些對煙草危害一無所知的成年人,為了保護那些對任何危害一無所知的孩子們,我們呼籲:用醜陋的煙盒救救孩子吧!《公約》已經在我國生效,請兌現對人民做出的承諾,請保護人民和兒童的健康,我們不希望再出現第二個兩歲的‘老煙槍’。”
本報昆明3月1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