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3-13 作者:葉勇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1至2月,石化工業總産值同比下降17%,其中,1月份下降20%左右,2月份下降12.4%。”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世良昨日(3月12日)在2009石化産業高峰論壇上透露的最新數據表明,石化工業産值下滑勢頭開始減緩。 馮世良同時&&,這並不代表受危機影響的石化行業已經見底。“今年二季度才可能見底,8月份才會出現反彈,因為前面1-7月去年的基數太高。對於石化産業振興規劃,2009年下半年或者年末會見到成效。” 馮世良認為,今年原油價格不會高於去年,今年原油開採業利潤將會大幅下降,預計會下降50%左右。 他透露的數據顯示,1至2月原油和天然氣行業産值下降13%,而化工行業下降6.5%,三大合成材料下降16.4%,其中,合成樹脂下降13.5%,合成纖維單體和聚合物下降31.2%。不過,好的行業集中在化肥領域,其中,鉀肥增長43.8%,氮肥下降6.5%,農藥增10.2%。此外,專用化學品增長5.9%,化工專用設備增長3.3%,橡膠行業繼續下降,橡膠製品下降3.7%。 馮世良解釋,由於2、3月是春耕用肥用藥季節,化肥、農藥運輸2月份累計增長27.8%,涉農化工産品沒有受到影響。而其它化工産品比去年同期下降15.2%,受金融危機影響還在持續下降。 馮世良透露,2月底成品油庫存為1485萬噸,同比上升36.3%,比1月份上升48.6%,證明成品油消費趨軟,消費受阻。 他&&,國內五大石油公司1月份産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7%,主營收入下降37.55%。“從1月份形勢看,總結起來是‘三降一升’,即生産下降、價格下降、利潤下降和庫存上升。”他説,“煉油生産下降,成品油庫存上升,石化産品總體繼續低迷,當前行業值得關注的是:化肥農藥成本偏高,不能適應農業要求;煉油行業效益差,油品升級壓力大;高端石化品供應不足,低端産品産能過剩;技術創新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不強;集約發展程度低。” 不過,他也&&,受益於成品油價格改革,煉油業務今年一定能夠扭虧為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