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經濟料最先走出谷底
    2009-02-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2月3日《香港商報》發表署名文章説,在金融海嘯影響下,各國政府相繼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希望支持經濟表現。亞洲國家亦不敢怠慢,當中以中國及韓國最為快速及積極。
  筆者相信,財政情況穩健,又能迅速推出刺激經濟措施的國家,其經濟將能最快復蘇,所以筆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相對樂觀。
  每個國家經濟就像“三駕馬車”般,由投資、消費和出口拉動這三匹馬拉動。若然它們的拉動力不平均,一國經濟就難健康發展。多年來,中國增長多依賴出口拉動,不僅過度透支了寶貴資源,而且一旦國際市場出現危機,需求驟降,經濟增長將大受影響。這次危機正好讓中國調整經濟結構,更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改變以往粗放式以及依賴出口的增長模式,並進一步改善社會保障制度,釋放人民消費力,擴大消費在經濟中所佔比重,令中國長線經濟可更健康發展。
  韓國雖然債務較重,財政情況較差,但筆者認為美國在零息政策下,美元強勢難長久,這可降低韓國的美元債券負擔。此外韓國的反應亦很快,在金融海嘯後發生不久,已經大幅減息、又為銀行外債提供擔保。
  韓國政府更在1月6日宣布,未來4年將斥資50兆韓元,推動“綠色新政”,希望創造近100萬個就業機會,並且積極落實綠色環保理念,為未來經濟發展打好堅實基礎。新政中亦包括開鑿“京仁運河”,即連通首都首爾及仁川港之間的運河渠道,預計將斥資2兆2500億韓元。京仁運河完工後,不但載滿貨物的4000噸級船舶,可以由仁川港直達首爾市附近的京畿道金浦,未來在2012年,往返韓國及中國的國際客輪,也可以停靠在首爾市龍山區的漢江畔。可見興建運河除提供即時的職位外,興建後可提供觀光及運輸效益,有助韓國未來經濟發展。
  相關稿件
中韓經濟合作向"量變到質變"邁進 2008-05-30
日著名購物網站樂天公司將推中韓文版 2009-01-21
中韓雇傭許可制勞務合作進入實施階段 2008-10-17
第五屆中韓中小企業博覽會將開 2008-09-12
中韓旅游交流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煙&舉行 200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