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日前發布《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規定企業裁員20人以上需提前向工會説明情況,並要求結合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面對着國家&&規範企業裁員行為,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政策,外企工作人員與大學生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外企員工:至少有心理準備時間
在外企工作的王毅,他辦公室裏1/4的同事在年前離開了公司,春節過後,公司裏又有一撥同事離開了。 裁員之風在外企愈演愈烈,王毅向記者&&,他每天都提心吊膽去上班,而公司裏的同事則是頂着被裁的風險,較着勁加班。 受金融危機影響,外企的裁員風也逐漸刮到了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保就業成了國家重點工作之一。 日前,國務院發出通知,企業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説明情況,並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告訴本報記者,企業有裁員的權利,在業績不好的情況下,企業“瘦身”以維持生存是正常現象。楊燕綏&&,國家這次&&措施,並不是採取強制性措施阻止企業裁員,而是讓信息充分透明,“信息的公開十分重要,因為企業裁員並不是企業自身的事情,就業關係到社會的穩定,是關乎企業、職工和政府三者的事情。” 王毅&&,公司第一次裁員走了近50人,這些人是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被上司叫去談話,第二天離開了公司。現在國家&&了有關措施,至少能夠有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可以為下一步職業選擇做打算。
大學生:創業並不缺資金
“資金並不是創業最大的問題。”葉路春坐在自己開的餐廳裏對記者説。葉路春是中國人民大學市場營銷的本科生,2006年從送夜宵起步一直做到現在有自己的餐廳、穩步上升的外賣以及固定的客戶群。 與葉路春相似的還有張勝。張勝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創立了天任志恒商務公司,創業的資金一部分是自籌,另一部分是一位對他創業計劃很感興趣的老師。因此,在別人眼裏一致認為的創業資金難問題,在他們眼中卻不是什麼大問題。 面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務院的通知中也明確規定,“着重做好企業職工穩定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農民工流動就業和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就業工作。” 面對國家的積極政策,這兩位創業大學生均&&,一直以來就希望有比較具體的政策支持&&。葉路春&&,“跑辦各種手續是最麻煩的,大家都知道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具體的鼓勵措施卻沒人知道,所以後來基本都是按照正規的程序辦理。” 對於此次通知的&&,他們&&,自己以後的創業道路肯定會更加通暢。 此外,葉路春、張勝還向記者&&,除了資金、政策外,更希望有戰略投資者能夠提供人員、技術、管理方面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