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特別流動性計劃”初見成效
    2009-02-11    作者:王濤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倫敦電 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2月3日宣布,英國政府2008年4月&&的“特別流動性計劃”實施順利,央行將採取更多措施,緩解銀行流動性不足的現狀。
  根據“特別流動性計劃”規定,銀行可用住房按揭衍生的優質證券,置換英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庫券,置換期最長3年,參與置換的證券只能是由2007年12月31日前簽約的住房按揭衍生而成的。該計劃實質是用流動性高的資産取代銀行平衡表上現階段不具流動性的資産,目的是提高銀行流動性。
  “特別流動性計劃”申請截止期是2009年1月30日,英國央行2月3日宣布銀行積極參與了該計劃,共置換了價值1850億英鎊的國庫券,銀行可持有這些高流動性的國庫券3年,從而大大緩解了銀行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鋻於“特別流動性計劃”僅改善了銀行資産平衡表上2007年前的流動性問題,且目前英國銀行間融資環境依然困難重重,英國央行和財政部此後密集推出了諸多新政策,以改善整體經濟的融資及信貸環境。其中包括2008年10月央行在英鎊貨幣市場推出的“貼現項目”,該項目與“特別流動性計劃”異曲同工,相當於政府為銀行流動性提供擔保。該項目允許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提供抵押資産,向央行暫借有政府擔保的金邊證券,暫借期為30天。相對“特別流動性計劃”而言,該項目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抵押資産要求更寬泛,且沒有時間限制。鋻於英國金融市場壓力依然很大,英國央行今年1月19日又宣布,金融機構支付一定費用後,暫借期可延長至364天。
  相關稿件
“銀行限薪”問題成英國各大報紙9日焦點 2009-02-10
《經濟學人》:英國銀行業趨向偏保守模式 2009-02-06
英國因大雪損失可能超過10億美元 2009-02-05
日本本田英國分公司員工帶薪“下崗” 2009-02-04
英國:3D打印機為腹中胎兒“塑像”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