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的達沃斯論壇與往年大不一樣。
主題大變 主角大變
主辦方將今年年會主題定為“構建危機後的世界”,並告知與會者:今年的會議討論將格外辛苦。
瑞士小鎮達沃斯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曾一直是政商各界名流雲集。但論壇今年的主角不再是金融家和企業高管,而是來自世界各國的領導人。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不少國際知名企業和銀行處境艱難,其首席執行官也難保職位,實在無暇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露臉。而且,華爾街的貪婪和放縱被視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之一,金融家和企業家的形象因此大打折扣。
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最後一任首席執行官迪克 富爾德曾是達沃斯的常客。隨着雷曼兄弟去年9月申請破産保護,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自然難覓富爾德身影。
印度薩特亞姆電腦服務公司創始人拉馬林加 拉朱曾多次在年會上發表演講,今年年初因涉嫌欺詐公司10億美元而被捕。
傳統主角缺點畢露時,來自各國的政治家成為今年年會的主角。
“可能變成G20的預備會議”
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及美國主要官員缺席,仍有41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本屆達沃斯論壇,人數約為往年的兩倍。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加珀認為:“今年論壇是更廣闊世界的縮影。在論壇上佔據主導位置的不再是首席執行官和金融家們,而是忙於收拾殘局的政治家。”
世界經濟論壇首席商務官羅伯特 格林希爾認為,眾多各國元首可以利用達沃斯論壇好好探討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危機時期,政府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加珀把達沃斯論壇年會與4月將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相提並論:“如此眾多的國家領導人出席論壇,可能使達沃斯年會變成“二十國集團”(G20)的預備會議……”
金融家的歉意“少得令人尷尬”
一些與會者在會上抓住危機成因不放,希望助推金融危機成形的金融家和企業家為此誠懇道歉。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批評金融家和企業家沒有在年會上表現出應有的認錯態度:“他們狂妄傲慢。他們認為發生了就發生了,沒人有錯。但正是他們應該感到抱歉。”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斯特恩認為,今年達沃斯論壇上並非“全無”道歉姿態,但歉意“少得令人尷尬”。
滙豐集團董事長格林是為數不多的&&歉意的金融家之一。他在被一名記者認出後不自在地笑了笑,然後説:“金融業自身並不能引以為豪,金融業已經犯了錯。”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首席執行官詹姆士 斯基羅則坦誠道歉:“我們沒有兌現承諾,導致如此境地,喪失了信任、信用和名譽……我們都得説:‘對不起’。”
美聯社記者克拉佩爾認為,金融家和企業家認錯至關重要,因為華爾街部分企業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場金融危機從何而來。他報道説:“在達沃斯,抱歉似乎成了最難以出口的詞兒。”
一改奢華閒散 刻意低調務實
今年達沃斯論壇刻意營造低調務實的氣氛,一改往年奢華閒散的風格。
往年,各大企業和銀行紛紛在當地斥資大搞招待晚會,款待新老客戶並積累人脈關係。晚會的奢侈程度往往成為當地媒體的關注焦點。
今年達沃斯的氣氛截然不同。各企業緊縮招待費用成為當地媒體的報道內容。
以籌辦奢華招待晚會著稱的高盛公司和花旗銀行今年沒有舉辦任何類似活動。
施泰根貝格爾飯店總經理萬爾施透露,與會企業在這家豪華酒店用於招待的預算支出相比往年少了近1/3。另一家豪華酒店中央運動飯店總經理戴米什説,一家銀行過去每次會議期間在該酒店舉辦兩場招待會,今年卻減為一場。
有媒體報道説,今年達沃斯論壇舉行的招待會上,火腿和奶酪取代了魚子醬和龍蝦,白葡萄酒和廉價香檳取代了昂貴的唐培裏儂香檳王。分發給與會者的禮包裏,不再是裝滿數碼産品和精緻的瑞士巧克力,而只有一個簡單的藍色計步器。
“與會者情緒‘沮喪而低落’”
傳媒大亨魯珀特 默多克感覺到了達沃斯氣氛的變化。他在參加完第一天的會議之後解釋説,與會者情緒“沮喪而低落”,畢竟自去年9月形勢惡化以來全世界已損失了“50萬億美元個人財富”。
對於達沃斯氛圍突變的原因,紐約魯本斯坦公關公司總裁魯本斯坦解釋為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所需。他説,與會金融家和企業家“會試圖回避任何顯得特別貴、特別華麗的場合”,以免在經濟困難時引起納稅人不滿。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