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費佔財政支出比重呈下降趨勢
    2009-01-21        來源:上海證券報

  ⊙ 綜合新華社電

  在歷部國防白皮書對中國國防費增長原因、預算編製程序和使用情況進行介紹的基礎上,20日發表的《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公布了30年來國防費變化的基本數據。
  新白皮書再次重申了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

軍費總額低於其他大國

  新白皮書對改革開放30年來國防費投入的三個10年進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較分析,闡述了國防費增長與GDP、國家財政支出增長之間的內在關聯。
  新白皮書説,從1978年到1987年,國防費年平均增長3.5%,國防費佔GDP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從1978年的4.6%和14.96%下降到1987年的1.74%和9.27%。
  從1988年到1997年,國防費年平均增長14.5%,國防費佔GDP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繼續下降。
  從1998年到2007年,國防費年平均增長15.9%,國防費佔GDP的比重雖有所上升,但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總體上仍呈下降趨勢。
  2007年,國防費用於保障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的支出,分別為3434.39億元人民幣、36.93億元人民幣和83.59億元人民幣。2008年,中國國防費年度預算為4177.69億元人民幣。
  新白皮書同時指出,中國國防費總額、軍人人均數額,仍低於世界一些主要大國的水平。

“二炮”具備核反擊能力

  新白皮書第一次公開闡述了核導彈部隊擔負任務的具體內容。
  新白皮書説,第二炮兵遵守國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貫徹自衛防禦核戰略,嚴格執行中央軍委命令,以保證國家免受外來核攻擊為基本使命。第二炮兵所屬導彈核武器,平時不瞄準任何國家;在國家受到核威脅時,核導彈部隊將提升戒備狀態,做好核反擊準備,懾止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在國家遭受核襲擊時,使用導彈核武器,獨立或聯合其他軍種核力量,對敵實施堅決反擊。
  第二炮兵司令部軍研部研究員寧凌認為,這些闡述説明,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圍繞貫徹國家自衛防禦核戰略的中心任務。
  新白皮書也指出,中國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在戰略上堅持防禦、自衛和後發制人的原則。
  “防禦性國防政策符合中國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發展潮流,也與中國愛好和平的文化傳統和近代飽受列強侵略的歷史遭遇密切相關。”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説,“中國一貫主張用非軍事手段解決爭端、慎重對待戰爭和戰略上後發制人。”

  相關稿件
中國首次公布30年來國防費變化的基本數據 2009-01-21
美國防合同承包商:民航客機有望裝上反導系統 2008-03-28
印度舉辦2008國防軍備展 2008-02-18
國防科工委:中國航天不搞“太空競賽” 2007-12-05
國防科工委力推航天投資多元化 200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