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方向明確
仍在蔓延的全球金融海嘯令國內鋼鐵業深受影響。鋼價一度大跌40%左右,全行業出現虧損,鋼鐵企業大面積減産,行業內固有的結構性矛盾充分暴露。 在各方高度關注下,鋼鐵與汽車兩大規劃率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遲京東&&,這個規劃雖然立足當前,應對危機,但絕非“權宜之計”,它要管鋼鐵業中長期的發展。在淘汰落後産能、推進産業重組、優化出口結構等鋼鐵業的根本問題上,“有多個前所未有”。 回憶此次規劃的編制過程,這位中鋼協副秘書長説,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保、銀監、財政等相關部門以及鋼協、冶金規劃研究院等機構都參與了。大家對鋼鐵業面臨的困難、問題和深層次矛盾認識都比較一致,在“大方向”上有很強的共識。討論主要集中在一些具體問題上。
淘汰落後産能有新要求
另據中鋼協相關負責人透露,在此次制定的規劃中,針對鋼鐵業的科學發展和建設循環經濟的目標,在淘汰落後産能上提出了十分明確的新要求。 淘汰落後産能的標準有了提高,而且強調,在有條件的地區,結合産業結構調整、布局優化及企業聯合重組,高爐淘汰標準可提升至1000立方米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淘汰落後産能將形成一個退出機制,增強操作性,“這是過去所沒有的”。 據遲京東估算,按照新的産能淘汰要求,國內煉鐵能力將多淘汰7000萬噸左右;煉鋼能力將多淘汰2500萬噸左右。“國內企業對這樣的要求應該都能認同”,遲京東説,落後産能消耗高、檔次低,問題是很清楚的,在技術等方面更是不會有什麼爭議。目前,落後産能一般都集中在中小企業,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基本沒有這樣的産能,所以行業主流是讚同“這樣的調整”的。 與淘汰落後産能相對應,此次制定的規劃特別強調鋼鐵行業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明確要求用2至3年的時間在鋼鐵産品質量檔次結構上取得突破,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對鋼鐵産品的需求升級。寶鋼集團原董事長黎明曾對記者説,通過這次金融風暴,更是深切地感到中國鋼鐵業一定要擁有一些自己的重大獨有技術和産品,要讓用戶“非買不可、非用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