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遇困境 外資行“收縮”過冬
    2009-01-16    作者:付碧蓮    來源:國際金融報

  隨着金融危機形勢的日益惡化,國際銀行業巨頭不得不紛紛展開戰略調整。2009年,這種調整趨勢的廣度與深度逐漸加劇。正如一位外資銀行資深人士所言:“這僅僅是開始,國際銀行業巨頭的‘收縮’之路會走得很長。”

戰略調整愈將縱深

  目前,現金流不足是困擾花旗等各家國際銀行的普遍問題。而進行內部戰略調整,從而獲得一定的現金流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為保住位於歐美地區母公司的資産,這些銀行巨頭將會陸續清理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那些曾經“高不可攀”的金融巨頭們的噩耗幾乎是接連不斷:裁員、高管離職、巨虧、資産剝離……在市場紛紛預測花旗2008年虧損將超過200億美元之後,昨日,德意志銀行預計,該行第四季度稅後虧損達63億美元。同日有消息傳出,巴克萊銀行計劃在其零售和商業銀行子公司裁員2100人,該公司在投資銀行業務部門也裁員同樣的數量。上述消息又引來一波不小的震蕩。
  日前,花旗集團已經證實出售旗下美邦公司,從而獲得58億美元流動資金,而其將關閉在華私人銀行子公司的消息也甚囂塵上。更有消息稱,花旗集團將計劃從資産負債表中剝離約1/3的資産,把業務範圍收窄至批發銀行業務和零售銀行業務兩個領域。輿論一片譁然——花旗正逐步走向解體。
  與此同時,一些外資銀行紛紛趕着解禁期滿之時拋售中資銀行股份。繼瑞銀集團和美國銀行接連拋售中行和建行H股股份之後,蘇格蘭皇家銀行也正式宣布,出售其在中國銀行4.26%的股份,並凈得16億英鎊。
  儘管蘇格蘭皇家銀行&&,目前沒有意向調整對中國蘇州信託有限公司的投資。而蘇州信託發言人張言也&&,公司尚未接到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任何有關出售蘇州信託股份計劃的通知。然而,市場人士紛紛預測,在不久的將來,蘇格蘭皇家銀行很有可能退出蘇州信託。
  滙豐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曾在1月14日公開&&:“現在很多銀行都缺錢,拋售資産以獲得一定的流動性是不得不為的舉動。這些銀行可能在目前拋售一些股權,出售一些資産,等形勢好轉之時再買回來。但是現在仍看不到何時形勢才能好轉,估計外資銀行仍會繼續有拋售資産等舉動。”
  東方證券一位分析師也讚同上述説法:“目前,現金流不足是困擾花旗等各家國際銀行的普遍問題。而進行內部戰略調整,從而獲得一定的現金流是他們的首要目標。這些銀行集團的絕大部分資産仍在歐美地區,而他們在危機中首要保住的也是位於歐美地區母公司的資産,為此,這些銀行巨頭將會陸續清理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而2009年,也將是這些銀行巨頭們深度調整的一年。”

或仍將依賴政府

  當陷入困境的國際銀行集團在危機的泥沼中愈陷愈深時,極有可能再度向政府求援。而政府為挽救這些“巨頭”,即使在債務日益龐大的巨大壓力之下,仍不得不出錢為前者埋單
  昨日有消息指出,美國政府向美國銀行提供數十億美元額外援助的協議條款即將最終敲定,這筆援助旨在幫助美國銀行完成對美林的收購。此項安排可能會為美國銀行因吸收美林不良資産而承擔的損失確定一個上限,其餘的損失由聯邦政府承擔。
  同時,德國財政部發言人Torsten Albig&&,身陷困境的德國銀行Hypo Real Estate與政府金融市場穩定基金SoFFin之間的注資談判仍在進行當中,政府目前尚未持有這家銀行的股份。
  “儘管國際銀行巨頭們正忙着出售資産、拋售股權等來獲得現金流,然而實際操作並不容易。目前,整體市場的狀況非常不盡如人意,已經很少有機構有能力去吸收及消化那些銀行巨頭們的資産。即使是有能力消化這筆資産的機構,也不一定看好這些資産的前景並買入。”有分析師指出,“當這些陷入困境的國際銀行集團在危機的泥沼中愈陷愈深時,極有可能再度向政府求援。而政府為挽救這些‘巨頭’,即使在債務日益龐大的巨大壓力之下,仍不得不出錢為前者埋單。”

  相關稿件
外資銀行爭議海外貸款稅收細則 2008-12-30
首家由外資銀行發起設立貸款公司入駐湖北 2008-12-17
總部裁員在華擴張 外資銀行遭遇冰火兩重天 2008-11-20
首家外資銀行信用卡系統正式通過央行驗收 2008-11-06
金融危機拖累 外資銀行QDII産品全線虧損 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