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調稅暗含引導産業升級主線
    2009-01-05        來源:市場報

    ■ 本報綜合報道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08年12月29日宣布,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將提高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産品的出口退稅率,以緩解相關企業的困難,增強其克服金融危機的信心。這是2008年內我國決定第四次上調出口退稅率。

三大行業率先受益

  此次出口退稅率調整主要涉及553種産品,其中航空慣性導航儀、工業機器人等産品的出口退稅率將由13%、14%提高到17%;摩托車、縫紉機等産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1%、13%提高到14%。
  “2008年我國已多次利用稅收手段進行貿易政策調整,這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要之舉。”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
  白景明認為,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涉及兩類産品,一類是航空産業的高技術含量産品,另一類是出口有優勢同時附加值高的産品,如摩托車等。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摩托車出口國,在國內外市場需求萎縮的壓力下,當前摩托車行業發展面臨很大壓力,調高出口退稅率有助於減輕企業出口負擔,保持外貿穩定增長。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從上市公司的主導産品來看,農業機械、集裝箱及半挂車等三行業將從此次調稅中明顯受益。

或加劇行業競爭

  光大證券分析師邱世梁認為,本輪政策中央提高了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産品退稅率,而此前政府的重點放在了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産品出口退稅率提高上。可見,現在部分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也是政策希望更多鼓勵的。
  邱世梁&&,經此前數輪和本輪調整後,一些産品的出口退稅率已達到了17%,“這基本是最高的出口退稅率了,而有部分産品的出口退稅率還在13%和14%左右,還有提升空間。”但他也提醒,不同的出口退稅率意味着國家有一些很明確的調控目標。
  不過,聯合證券在新出的投資者報告中提到,出口退稅政策可能會加劇行業競爭,存貨高的子行業如機床的競爭壓力會更大。

助力産業結構調整

  從2008年初的“保持出口平穩增長”,到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2008年成為貿易政策調整頻繁的一年。外貿政策調整的背後凸顯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穩定外貿增長,力保經濟增長的調控意圖。
  海關總署統計顯示,繼2008年10月份我國出口額同比增幅低於20%,11月份的出口額同比增長僅為-2.2%,出現7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外貿出口顯著下滑和一些出口企業遭遇困境,引起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重視。針對出口行業承受的風險與壓力,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發生的變化,在此次調整出口退稅率之前,我國已先後3次調高紡織、服裝、輕工和部分機電産品的出口退稅率,綜合退稅率上調1.6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從四度上調出口退稅率政策看,儘管我國外貿政策對企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政策調整背後始終貫穿着調整産業結構、加快外貿産業升級轉型的主線。
  白景明認為,在國際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大背景下,調整出口退稅率政策也是我國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對於當前應對經濟增長放緩挑戰,尤其是提高企業出口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稿件
蘇南以科技創新帶動産業升級[圖] 2008-12-11
增值稅轉型力促産業升級 2008-11-11
萬家紡企苦盼春暖花開 産業升級是惟一出路 2008-10-30
紡織服裝産業“升級換代”農民工何去何從 2008-10-30
僅靠行政力量推動産業升級行不通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