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保爾森分析金融危機原因
    2009-01-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即將卸任的美國財長保爾森説,環球金融危機之所以會爆發,並不僅是金融系統失靈,部分原因是新興市場的崛起導致全球經濟失衡,而各國卻無法處理好這一問題。
  保爾森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説,全球的經濟失衡是快速發展的國家如中國的高度儲蓄,和發達國家的過度消費所造成的,而這正是問題的根源。
  他説,在危機出現的幾年前,通貨膨脹率低,加上貿易與資金流動蓬勃,中國和石油出口國等新興市場的鉅額儲蓄,對全球投資收益形成下行壓力。這使得利率下滑,促使投資者投資於風險更高的資産,埋下了環球信貸泡沫的隱患,並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蔓延開來,最終破滅。
  保爾森説:“投資者一直在尋求收益,低估了風險,以致在長時間形成了信貸泡沫……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一些歐洲銀行傾向投資於東歐;西班牙和英國更喜歡美國房地産投資,這也形成了最大的泡沫;至於日本,銀行則繼續投資於股票。”
  保爾森的這番話顯示,金融危機的根源,並不只是出在金融體系。要避免未來再次出現危機,全球需要在宏觀經濟方面進行合作,同時要加強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

(摘自1月3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相關稿件
金融危機累及郵幣卡市場[圖] 2009-01-05
[匯市•2008年盤點]美元成為金融危機得益者 2009-01-05
金融危機籠罩下不景氣中還有産業熱得燙手 2009-01-05
金融危機帶火"代購" 抄底也得防風險 2008-12-31
金融危機帶火“代購”生意 抄底也得防風險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