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夠很好的應對經濟放緩
    2008-12-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這真的應該是中國的時刻。2008年夏季奧運會上,中國獨佔金牌榜首,展現了融合現代與傳統的形象。帶着奧運會後迸發的信心,中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時應該比世界多數地區都更有把握。
  在許多國家眼看著本國匯率急跌、企業界一片蕭條之時,中國的公共財政看上去實力雄厚,而與國際資本相隔絕並受到嚴厲監管機構監控的本土銀行,避開了過去10年的明顯過度行為。在資本備受歡迎之際,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外匯儲備,大批企業渴望在國際上揚名。
  美國的預算赤字如今以萬億、而非10億美元計算,這應當是實力加快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時機之一。“一個背負如此龐大債務的國家,很可能也會失去其許多政治影響力。”一位近期訪問中國的歐洲跨國企業首席執行官&&。
  然而,中國的狀況或許好於大多數國家,但全球金融危機已開始對這個國家構成衝擊。中國經濟正面臨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到目前為止,中國經濟的放緩主要源於國內因素。
  而在華經營的許多大公司仍樂觀地相信,中國經濟將相對完好地從危機中脫身。一些高管提出,近期經濟放緩可能是因為企業對新的不確定性反應過度;一旦信心有所恢復,經濟活動將隨之回暖。
  滙豐(HSBC)中國業務總裁翁富澤(Richard Yorke)&&:“總體而言,只要反對自由貿易的論調沒有高漲,中國就能夠很好地應對經濟放緩。”
  鋻於出口和投資雙雙受挫,金融危機進一步突顯出,中國需要減輕對這兩個增長引擎的依賴。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余永定長期支持採取措施促進消費,他&&,經濟放緩是轉變經濟結構的一個契機。
  余永定&&:“我們必須下定決心,更強有力地推動目標的實現,而非不斷妥協。如果我們現在不這麼做,未來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11月26日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自英國《金融時報》)

  相關稿件
嚴格外儲管理,應對當前危機 2008-11-24
溫家寶:企業要堅定發展信心 積極應對挑戰 2008-11-24
中國該如何應對國際貨幣新秩序 2008-11-21
新加坡推出指導原則避免大量裁員應對經濟衰退 2008-11-20
遭遇經濟危局的個人應對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