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十項措施將提振宏觀經濟
    2008-11-11    作者:韓曉東    來源:中國證券報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為落實十項擴大內需促增長措施,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今年四季度將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正在抓緊研究新增投資項目落實問題。專家認為,十項措施將對宏觀經濟産生刺激提振作用,當前應盡快明確政策細節並予以落實,未來仍可能出臺進一步的放松措施。

對GDP産生明顯拉動作用

  “盡管稍稍晚了一些,但4萬億元的投資總體上仍值得稱道,這將對GDP産生較明顯的拉動作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處處長張永軍認為,4萬億元投資絕大部分將在明後兩年推出,而四季度先安排的1000億元投資,經乘數效應轉化後有望最終拉動GDP接近0.5個百分點。
  申銀萬國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當前擴大投資已經成為保增長的主要手段,增加財政支出對于刺激投資和經濟增長的短期效果都非常明顯。由于國家將繼續加大投資來保增長,4季度固定資産投資仍有可能保持在26%以上,GDP增長率有望維持在9%以上。
  業內人士建議,需進一步明確政策細節。如明確4萬億元已規劃和新增投資比重,明確中央、地方及帶動相關投資比重,推進投資項目盡快實施生效,指導投資效率和方向,促進銀行信貸規模有效放大。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正在抓緊研究新增投資項目落實問題,具體方案正在研究討論中。4萬億元投資主要著眼于擴大內需,應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具體作用大小,還要看投資項目的選擇和落實程度。

或仍有後續措施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為進一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未來有可能出臺新的放松調控措施。西南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董先安認為,當前內外需下滑速度超出預期,10月份我國工業增加值可能繼續回落。在這個背景下,未來仍應出臺後續的保增長措施。
  張永軍認為,盡管已經出臺了不少放松調控的政策,但還不足以完全抵消外部經濟不利影響,應繼續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由于物價回落態勢已經確立,全球流動性過剩已經轉為緊縮,貨幣政策仍有操作空間,應擇機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水準。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除了財政投資外,未來還應在增加居民有效收入,優化收入分配格局,促進就業等方面繼續出臺政策。財政投資的增加將帶動鋼鐵、有色金屬等上游行業增長,但對消費品等行業的拉動作用並不明顯,應努力使更多人參與到經濟迴圈中來。

  相關稿件
十項措施奠定經濟持續向好基礎 2008-11-11
“十項措施”彰顯中國能力 2008-11-09
北京交管部門推出十項措施保障奧運交通 2008-06-30
國家十項措施扶持生豬生産 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