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産成品庫存指數的變化來看,鋼鐵等行業面臨的庫存壓力繼續加大
資料圖 | 逐季回落趨勢明顯
從PMI指數來看,今年前十個月平均值為53.0%,比去年同期平均水平低2.2個百分點。指數逐季回落趨勢明顯,一季度平均值為54.9%,二季度回落至54.8%,三季度為49.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0月份PMI指數的變化,可能預示着經濟增長率將繼續回調。” 張立群分析,9月份PMI指數一度回升到50%略高,但是從10月份PMI的變化來看,3季度經濟增長的回調,不是因為奧運會期間部分企業停産的短期因素,而是政策控制和外部環境變化綜合影響的結果。他&&,7月份以後宏觀經濟政策已經從雙防目標轉為一保一控,近期保增長的任務日益突出,政策調整也比較密集。預計中國經濟不會發生深度回調,未來將逐步回穩。 “10月份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PMI和里昂證券中國PMI指數都降至創建以來的最低水平,多數細項指數明顯回落,顯示經濟增速回調尚未到底。”西南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董先安&&,應當進一步配合國際趨勢大幅降低利率,同時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全面減稅方案,以穩定經濟增長預期,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作為一個國際通行的反映宏觀經濟趨勢的領先指數,製造業PMI由5個主要擴散指數加權而成。數據顯示,本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體系中,除産成品庫存指數略有上升、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持平,其餘各項指數同比回落幅度多在6個百分點以上,其中購進價格指數、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採購量指數回落12.4、10.3、9.6和8.4個百分點。除産成品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50%以外,其餘各項指數均在50%以內。
製造業需求不足
數據顯示,産成品庫存指數自7月份以來持續攀升,9月份為近三年首次上升到50%以上,10月份再升0.9個百分點,達到51.4%。 20個行業中,目前有9個行業産成品庫存指數高於50%,部分行業如化纖製造及橡膠塑料製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造紙印刷及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甚至達到60%以上。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分析,産成品庫存指數持續攀升,並連續兩月達到50%以上,可能預示着製造業需求不足,産品滯銷、庫存積壓現象較為突出。 董先安&&,産成品庫存指數變化表明鋼鐵、汽車、紡織等行業面臨的庫存壓力繼續加大,相關企業同時面臨價格回落造成的存貨虧損風險。 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7.0%,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創近三年最低。三年來PMI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大多保持在50%以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分析,10月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明顯低於50%,或預示着目前製造業需求下降、生産減速,已經對就業産生了較大影響。 此外,新訂單指數下降,顯示社會需求不足。反映需求的新訂單指數今年前十個月平均值為54.7%,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平均值為58.6%,二季度回落至57.6%,三季度深幅下跌至47.8%。 反映出口態勢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更為明顯。今年前十月,各月出口訂單指數均在去年同期水平以下,平均值只有51.8%,低於去年同期將近5個百分點。
通脹壓力逐步緩解
PMI指數體系中,購進價格指數是從企業角度反映原材料價格升降走勢的。 上半年,該指數除1月以外,其餘各月均達到70%以上,平均值達72.9%。下半年則持續回落,自8月份以來呈加速回落,回落幅度達到10個百分點以上。 數據顯示,10月份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到32.3%,同比回落33.8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12.4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明顯回落。 20個行業中,除服裝鞋帽製造及皮毛羽絨製品業、煙草製品業2個行業高於50%,醫藥製造業位於50%的臨界點外,其餘17個行業均在50%以下。 針對購進價格指數的變化,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分析,困擾我國將近兩年的通貨膨脹壓力在今年下半年正逐步緩解。 對此,董先安&&,
購進價格指數變化進一步驗證了我國短期通脹壓力得到舒解,與此同時,也要警惕可能出現的通貨緊縮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