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三巨頭”“暗戰”金融風暴
    2008-11-03        來源:市場報
  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令歐盟各國措手不及。風暴尚未平息,有歐盟經濟“三駕馬車”之稱的德國、英國和法國已經展開一場“暗戰”,三國關係也發生着微妙變化。
  作為這場“暗戰”當之無愧的主角,法國總統薩科齊近來可謂出盡風頭。從當初召集法、德、英、意四國首腦會議到後來促成歐元區國家首次峰會,在外界看來,薩科齊為推動歐盟各國攜手應對金融危機功不可沒。
  儘管在歐盟“三巨頭”中,法國是經濟實力最差的一個,地位面臨下滑危險,但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身份卻讓薩科齊擁有了“號令”歐盟的主動權。然而,在他一個又一個“提議”的背後正隱藏着法國的“小算盤”。
  較之德國和英國,金融危機對於法國的衝擊並沒有那麼嚴重,但從金融危機當中,法國看到了借題發揮、推行對自己有利政策的機會。
  日前,薩科齊在對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意外拋出的兩項提議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他主張,歐元區成員國領導人繼首次會晤後,這一機制應當固定下來,起到“經濟政府”的作用,以加強歐元區政策協調。此外,歐盟各國應成立主權基金,及時購入大幅縮水的本國銀行股份,避免被外人抄底。
  雖然表面上看,薩科齊的兩項提議旨在應對金融危機,但背後的意圖卻挑動着德國的神經。
  所謂歐元區“經濟政府”的提議一直是歐盟內部的大忌,因為這一做法恐將歐盟割裂成兩大陣營,引起非歐元區成員的不滿,並威脅歐洲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這觸犯了德國的底線,因為按照德國模式成立的歐洲央行享有充分的獨立性,不容任何政治干預,以至於歐盟領導人在公開場合都避談歐元利率等敏感話題。薩科齊借金融危機再次發力依舊遭到了德國的抵制。
  德國《明鏡》周刊評價説,德國將薩科齊的提議看作是企圖讓法國的經濟模式在歐洲佔上風。較之德國以高稅收、高福利為特徵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法國對經濟的政府干預力度要更大一些。正因為如此,薩科齊帶有明顯保護主義色彩的主權基金提議同樣不能為德國所接受。
  當法德關係在金融風暴中感受到陣陣寒意時,一度走低的英法關係卻呈現出升溫的跡象。
  金融危機爆發後,薩科齊和英國首相布朗頻繁會晤,兩人在不少問題上的立場也驚人地相似。在月中的歐盟峰會上,薩科齊和布朗又幾乎一致地喊出了改革全球金融體系、加強全球金融監管的口號。
  10月28日,薩科齊與布朗舉行了本月以來的第三次會晤,為定於11月7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特別峰會和15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全球金融峰會作準備。
  分析人士指出,薩科齊和布朗借金融危機打得火熱可能會給歐洲的力量平衡帶來影響,這對德國來説不是個好兆頭,但法國從長遠利益出發,恐怕還無法舍德國而親英國。
  相關稿件
防金融危機升級 歐盟經濟復蘇方案下月&& 2008-10-31
歐盟為清潔節能汽車開綠燈 2008-10-29
歐盟將推“藍卡” 吸引技術人才 2008-10-23
我國家電企業應對歐盟“綠色壁壘”有對策 2008-10-23
歐盟為何力推國際金融新秩序 200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