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國家成“金融海嘯”重災區
    2008-10-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在七國集團會議開幕時,針對新興國家的狀況敲響了警鐘。他説:“它們將為當前的危機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承受危機的後果。我的電話不停地響,打來的都是求助電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老闆不肯透露是哪些國家面臨威脅,但他肯定是指一些南美國家、土耳其、中東、其他亞洲國家或中歐國家。匈牙利上周已經出現動蕩。新興國家將以三種方式受到世界危機的衝擊。它們將因富裕國家對其産品的需求放緩而蒙受損失,尤其是對玩具、傢具和T恤衫的需求。這些産品拉動了新興國家的經濟,使它們有錢修路蓋樓。美國佔世界貿易的四分之一,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
  原料生産商受到原料價格暴跌的打擊。從9月1日到10月1日,莫斯科股市已經下跌近50%。梅德韋傑夫總統不得不拿出數千億盧布扶持股市。
  但是最為脆弱的是那些沒有原料、也沒有儲備的國家。由於資金枯竭,新興國家的企業將遇到融資困難。明擺着借錢給通用電氣公司比借給墨西哥水泥公司更安全!短期內新興國家正在受到富國危機的連累:當它們需要錢的時候,大投資商、對衝基金往往首先賣掉遠處不太安全的資産,其中包括位於新興國家的資産,然後把錢拿去重新在安全的國家投資。
  實際情況與“脫鉤”理論形成鮮明的反差:處於危機之中的發達國家與應該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興國家之間並沒有斷開連接。就連中國也在準備應對經濟減速,印度更是受到嚴重的衝擊。就像在西歐國家一樣,這不僅僅是經濟減速,而是一觸即發的火藥庫:新興國家的經濟削弱將對歐洲或南美的地緣政治産生影響,甚至可能引起社會動亂。因此必須動員富裕國家準備應對這種局面。

(法國《星期日報》10月19日)

  相關稿件
德爾維:新興國家發展有助世界面對金融危機 2008-10-20
廣交會:新興國家客商很忙乎 2008-10-17
調查顯示日企越來越重視新興國家市場功能 2008-03-28
盧拉:高外匯儲備新興國家應攜手穩定幣值 2008-03-14
新興國家對美國經濟免疫力有所增強 200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