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最獲民心
    2008-10-23    作者:王俊秀    來源:中國青年報

製圖:楊大昕

    萬眾矚目的醫改新方案近日終於掀開面紗。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新浪網進行了一項名為“你怎麼看待新醫改方案”的調查(2106人參與)。值得注意的是,1/4的被調查者反映“看不太懂”,更有40.8%的人&&對醫改新方案實施效果不樂觀。
    調查顯示,人們對這份期待已久的醫改方案高度關注。&&“基本滿意”的佔23.7%,“很滿意”的僅佔1.3%,二者合計才25.0%,遠遠低於&&“很不滿意”和“不太滿意”的比例(49.8%)。
    “1/4的人沒看懂,有失徵求民眾真實看法的初衷。”資深醫院管理專家、衞生部醫政司原司長於宗河説。他認為,這個指導意見,主要是給各級政府部門看的,是指導他們怎麼把握、制定具體措施的,要徵求百姓意見,應該有一個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的可操作性的“大眾版本”。
    對於新醫改方案,公眾最擔心這些“看上去很美”的方案又跟上次一樣淪為一紙空談。調查顯示,40.8%的被調查者&&對方案實施效果不樂觀,46.9%的人認為不好説,&&樂觀者僅佔12.3%。

52.5%的人最滿意醫療衞生回歸公益性

    醫療衞生回歸公益性,加強政府主導作用是本次醫改最大呼聲。此次醫改方案順應民意,指出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在基本醫療衞生制度中的責任,同時明確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
    這一改革思路獲得大多數受訪者支持,52.5%的人&&對此最滿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部長葛延風認為,政府很好地肩負起規劃的責任,醫療資源的布局就會更合理;政府投入責任不斷強化,群眾的醫療負擔就會逐步降低。
    網民普遍認為,方向對了,就是執行方案不夠明確。實際上,上一輪醫療改革開始於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衞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裏面也清楚明白地寫着“我國衞生事業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這份文件還明確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對衞生事業的投入,要隨着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於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實際情況卻是,我國衞生總費用由1980年的143.2億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億元,增長了68倍,同期政府和社會投入卻從萬分之七十九下降到萬分之五十一。
    很多網友擔心,這次醫改會不會像上一次一樣“口號正確”,最後卻越走越偏?所以還要看具體的執行細則。

62.1%的人對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最滿意

    近年來,藥價虛高成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儘管多次降價,但老百姓感覺並不明顯。
    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此次醫改新方案的一大亮點。62.1%的被調查者&&,“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品定點生産、直接配送、統一定價,並提高報銷比例”是對本次醫改方案最滿意的方面。
    儘管大部分人贊成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但對其實施效果卻不樂觀。37.3%的人認為基本藥物制度很難有效解決“看病貴”問題,29.1%的人認為有待實踐觀察,認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的僅佔6.8%,認為可以根本解決的僅佔1.3%。
    看來,要根本上解決“看病貴”問題,還需一系列配套政策,徹底改革以藥補醫的機制,切斷醫生、醫院與藥品銷售商之間的利益鏈條,以降低老百姓的藥費負擔。除此之外,過度檢查、過度治療也是百姓“看病貴”的重要因素。
    調查顯示,63.3%的人&&期待加強對醫院的監管和審計。

45.0%的人認為還應改革醫務人員工資制度

    調查顯示,44.0%的人認為現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比5年前更加嚴重,42.0%的人認為基本沒變,僅有14.1%的人認為有所改觀。
    醫療資源分佈的不平衡,導致“看病難”突出。據了解,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醫院。為改變目前“大醫院門庭若市,社區醫院門可羅雀”的現狀,新方案提出公立醫院改制方向。調查顯示,對此方案&&最滿意的網友佔26.2%。
    還有35.5%的人&&對“健全基層醫衛服務體系,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這一方案最為滿意。
    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醫改課題組一位研究員認為,鼓勵患者去基層醫院就診僅用經濟激勵並不夠,還需改革醫院人事工資制度。他建議醫生實行公務員管理體制,保障醫務人員待遇,留住人才能提高醫療質量並獲得患者信任。
    調查中,45.0%的人希望改革醫務人員工資制度。

43.9%的人認為應改革公務員醫療制度

    對於方案中提出“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的目標,有網友質疑説:“這一目標似乎已經是個喊了多少年的套話。”
    目前,我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僅為城鎮人口的46.6%。雖然參與醫保的比例有所提升,但是衞生部數據顯示我國仍有3.72億人無任何醫療保障,佔總人口的28%。
    與此同時,部分國家機關、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仍延續着公費醫療制度,醫療費用按規定範圍和比例進行實報實銷。“不問藥價,只選最好”,這些人形成了醫療服務中的“特權階層”。
    調查顯示,43.9%的人認為應改革公務員醫療制度。有網友留言説,“醫療服務均等化,首先應取消那些大醫院的高幹病房。”
    與公費醫療相比,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報銷條款可沒那麼“實惠”。對於大部分用醫保的人來説,由於受起付錢標準、報銷比例等條件限制,很多醫藥費都得自行承擔。
    為此,“放寬醫保報銷限制,提高報銷比例”成為百姓對醫改的第二大期待,50.2%的人選擇此項。網民留言説,希望醫保定點醫院能夠全國聯網,採取“異地就醫,出院直報”的模式,還有人希望取消定點醫院,實行“醫療費用一卡通”。
    目前的“先付費、後報銷”的方式也給百姓看病帶來很大的不便,得一場大病可能需要數十萬元,一般家庭很難湊齊醫療費用,會耽誤治病。調查顯示,38.4%的人提出應改革醫療付費制度。

  相關稿件
"新醫改方案"引發各方熱議 2008-10-21
權威解讀醫改"能否有效執行關鍵看實施細則" 2008-10-21
醫改新政關鍵點解讀 2008-10-21
新醫改方案留下三大模糊點 2008-10-21
新醫改方案凸現三大亮點 200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