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規模空前的金融危機席捲美國華爾街,致使不少金融巨頭被迫謀求並購或申請破産。如今,危機余波已蔓延到美國經濟其他領域。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報道,由於銀行業在發放貸款方面採取越來越謹慎的態度,佔美國經濟相當比重的小型企業開始陷入貸款困境。
信貸緊縮
報道説,飽受金融危機衝擊的銀行收縮信貸後,美國企業將承受不同程度影響,小企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一般情況下,大型企業擁有申請信用額度、貸款等一系列可行信貸措施,確保資金流穩定和融資需要。即使企業面臨債務問題,銀行放貸困難,這些企業也可以通過發放商業票據達到短期融資目的。 相比之下,小型企業在借款方面途徑不多,基本依賴於銀行、信用卡以及小型企業貸款。如果銀行放貸大門緊閉,這些企業將不得不轉向其他商業貸款公司尋求高利率貸款。 馬克 斯奈德在丹佛經營一家醫療設備企業。不久前,他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遭到拒絕,如今只能向商業貸款公司借款,年利率為30%。斯奈德無奈地説,他急切希望籌集更多資金擴展業務,但如此高的貸款利率讓他不敢借太多。
兩難境地
與小型企業一樣頭疼的還有銀行。出於回避風險和謀求利潤考慮,一些銀行將部分貼上“風險”標籤的小型企業排除後,開始向它們認為信用風險低、經營穩定的小型企業積極推銷貸款。不過,後者中大多數眼下考慮的只是維持經營現狀,而非借款擴張,因此不願借款。 “小型企業正在靠自己活着,”美國小企業管理局首席經濟學家查德 姆特雷説,“要麼有人拿不到貸款,要麼有人不需要貸款。坦率地講,它們感到害怕。”
影響深遠
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小型企業難以獲得貸款維持經營,或者在經營穩定情況下不願冒盲目擴張風險而多借款,意味着這一領域産能面臨下滑,進而拖整體經濟後腿。 《紐約時報》報道説,美國國內有2700萬小型企業,産能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一半。它們各自旗下僱員不足500人,多數甚至不超過20人。總體來看,小型企業僱員在美國就業人口中佔40%,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小型企業的優勢也讓大型企業難以企及。 提供高利率貸款的“流動資本公司”説,銀行收縮信貸後,公司8月以來的貸款業務增長40%,達2億美元。 美國全國獨立企業聯合會今年8月對旗下600個會員企業的調查發現,10%的小型企業獲貸款難度較3個月前明顯增加,已經達到1990年至1991年經濟衰退期以來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