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08中國(上海)國際跨國採購大會暨高峰論壇,於9月22日至25日舉行。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跨國採購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據了解,今年前來採購的國際買家中有六成直接來自境外,採購包括工業品、消費品等在內的12大類2300個品種商品,採購額超過200億美元;跨採大會新設汶川地震災區災後重建採購專區,以幫助災區恢復和發展經濟。
大會關注災區重建
今年的採購大會共有國內外260多家採購商、6000多家供應商參會。大會首次設立“汽車零部件採購分會場”,以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物流服務為重點的“服務貿易採購洽談區”,以及“地震災後重建採購專區”,對來自災區的採購商、供應商給予免收展位費和參觀門票費待遇。四川省政府及當地相關部門將在跨採大會現場發布包括藥品、醫療器械、帳篷、活動房、防震建材以及恢復生産所需的各種設備、原材料等採購信息。 上海市副市長唐登傑強調,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跨採大會也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上海作為我國東部地區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重要的口岸城市,將在商務部的指導下與兄弟省市一起共同努力,進一步完善辦展機制,為參會各方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 商務部部長助理魯建華在致辭中&&,“今年以來,國內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外部受到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等不利影響,很多企業,特別是外貿出口企業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當前形勢下,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在着力優化進出口結構的基礎上,保持出口穩定增長,更加重視擴大進口。跨國採購大會已發展成為我國規模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逆向採購平台,希望大家能夠高度重視、全力以赴、抓住機遇,將跨國採購作為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促進我國外貿增長方式轉變、提升外貿總體水平的重要措施。”
“中國製造”受歡迎
“我們去年從中國採購的産品價值總量為3000萬歐元,而今年的採購額將翻一倍,達到5000萬歐元。”來自芬蘭的集團採購部遠東採購主管朱宇迅説。 多位參展商向記者&&,對“中國製造”的産品比較滿意。他們&&,中國産品無論從質量、款式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但由於一些消費者的認知觀念問題,覺得中國産品價格便宜,一旦中國生産商提價,帶動零售價格提不上,導致採購商們的採購熱情下降。 除了尋找新的採購商,此次大會也成了他們觀察市場的窗口。“如果生産商展示的某類産品種類多了,就説明今年市場上這類産品比較熱銷。”家得寶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