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9-09 作者:汪東亞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9月2日,康師傅飲品控股公司,首次就其礦物質水廣告涉嫌虛假宣傳一事公開道歉。稱在推廣中,沒有解釋清楚“優質水源”的原意,從而造成了認知上的差距,導致部分消費者和媒體産生誤解,為此&&遺憾和抱歉。你怎麼看待“水源門”事件?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對9963名公眾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75.6%的人&&正在關注這一事件,其中20.8%的人“非常關注”,54.8%的人“比較關注”。
當得知康師傅礦泉水取水於自來水,公眾的態度是什麼?
調查顯示,52.2%的公眾感到“震驚,竟然一直在喝加工過的自來水”;44.1%的公眾&&“難過,沒想到大品牌也有誠信問題”;43.2%的公眾&&“憤怒,感覺受到了欺騙”;也有18.8%的人“平靜接受”,認為“天然優質水源本身就稀少”;只有3.7%的人&&可以理解,希望以後注意”。
“上班前打開冰箱,拎瓶礦泉水,逛街渴了,到附近買瓶礦泉水擰開就喝……咱老百姓都習慣了,沒覺得這錢掏得不值。”北京市民趙瑞説,康師傅是他最常買的牌子,這幾天他才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喝加工過的自來水。“為什麼標上優質水源?糊弄消費者不是砸自己招牌嗎?我是不會再買它家産品了”。
和趙瑞有同感的公眾不在少數,調查顯示,57.3%的人&&以後不會再購買康師傅礦泉水。此外,公眾對康師傅的信任危機還蔓延到了該品牌的其他産品,43.0%的公眾&&肯定會影響自己對康師傅其他産品的信任。
據了解,康師傅“水源門”事件始於1個月前一篇網絡文章的曝光,後來媒體不斷關注,8月中旬,工商部門介入調查。9月2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向消費者公開致歉。
對於康師傅的道歉,20.0%的公眾認為有誠意,16.4%的公眾明確&&“沒有誠意”,63.6%的人&&“看不出來”。
在康師傅公司的道歉中,強調“大部分飲料行業及瓶裝水行業所選用的水源皆為公共供水系統(自來水)”。
天涯網友“狐狸尾巴”留言説:“這次是康師傅,以後還會不會出現李師傅、張師傅,我們這些不被保護的納稅人、我們這些不被保護的消費者,難道要一次一次的接受這些‘師傅’們的愚弄嗎?”
調查中,72.9%的人認為“瓶裝飲用水充斥各種概念,公眾難以分辨,應補充相應標準或立法”,63.3%的人覺得“礦泉水行業存在‘潛規則’,應該加強行業自律”,47.0%的人建議“加強對該行業的輿論監督”,47.7%的人要求“對類似事件應該問責,並做出相應制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