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業上半年利潤居前列
    2008-07-18    作者:陳其玨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昨天(7月17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實現利潤最多的5個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佔據兩席,顯示了高油價時代石油相關行業受益匪淺。展望下半年,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和國內外經濟的走勢將決定石化企業的前景。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在昨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944億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個百分點。在39個工業大類中,34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實現利潤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是: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
  “因國內原油價格按照國際水平結算,在國際油價連創新高的前提下,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獲得高額利潤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下游化工行業一直處在成本推動型的漲價趨勢中,情況也比較好。”交銀控股首席能源分析師賀煒昨天説。
  招商證券石化分析師張志宏則認為,受漲價因素的影響,化工行業上半年表現的確非常突出。這是因為和下游的紡織等行業相比,位於中游的化工企業集中度相對更高,成本轉嫁能力也更強。
  對下半年的走勢,賀煒認為,判斷下半年石油企業走向的一個關鍵還在於國際油價。短期內,國際油價可能進入調整期,但長期走強的格局仍未改變。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應會維持在當前水平,並不排除未來在國際油價進一步上升後跟漲的可能性。因此,上游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務仍將被看好。
  “應該看到,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仍在不斷擴散,這對全球經濟將帶來負面影響,並繼而抑制原油的需求,可能導致油價下跌。這一幕如果發生的話,對國內産業的影響總體是正面的,即便一些化工企業毛利率會下降,但需求會因此得到釋放。”張志宏説。
  賀煒則認為,總體上國內對化工品的需求形勢沒有改變,除非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拖累需求,化工行業的整體毛利率水平才會下降。具體而言,化肥子行業仍可被看好;煤化工則受制於上游煤炭價格上漲的壓力,但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應比較突出;
  “當然,長期來看,全球經濟形勢確有放緩跡象。如果宏觀經濟不景氣,則中國出口産業會受影響,而作為基礎原材料供應商的化工企業也會遭遇供需關係變化的局面,可能出現局部過剩的現象。”賀煒説。
  另一方面,他認為,CPI持續高位也增加了加息的可能性,這對化工企業的影響是間接的,可能導致需求下降,全行業盈利能力下滑。
  相關稿件
石油短缺中的生存與發展 2008-07-16
美總統布什解除開採美國近海石油行政禁令 2008-07-16
汽油價格攀高 布什要求增加國內石油開採 2008-07-14
燃油稅不開徵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2008-07-10
科威特石油佔世界儲量10% 還可開採115年 200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