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部門核準兩家基金公司開設香港子公司意味着內地基金公司國際化步伐又邁進了一步。但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消息可能不會立即引起基金公司的“跟風”,對於大多數忙於搶佔國內市場份額的基金公司而言,香港“開店”的成本和風險是首先考慮的因素。
赴港模式各有不同
繼南方基金宣布進軍香港後,易方達也於近日公布其在香港“開店”的雄心壯志。儘管易方達和南方基金同為首批獲准開設香港子公司的基金公司,但兩個香港子公司的股權結構卻大不相同。易方達基金相關人士昨日&&,其香港子公司為易方達基金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子公司註冊資本為1.2億港元。而南方基金方面則是採取與香港本地金融集團強強聯手的形式,在合資子公司中,南方基金控股70%,香港東英金融集團則持股30%,子公司註冊資本達到兩億港元。 業務模式方面,南方基金表示由於其首只QDII已經運作半年有餘,子公司初期主要承擔QDII投資的海外研究平台的功能,實現QDII基金運作的屬地化管理。而易方達基金今年元旦前夕獲得QDII資格,首只QDII産品尚在醞釀準備中。
多家基金暫無“赴港”計劃
上述兩家基金獲准進軍海外是否會對內地基金業現有格局産生影響。市場人士認為,易方達和南方基金通過加速國際化接軌,其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的專業化水平將得到有力提升,基金公司品牌、美譽度將在國內的基金公司中進一步確立,其直接結果是導致內地基金公司陣營的分化。 那麼,其他基金公司是否會“跟風”赴港發展呢?據了解,一些基金公司似乎無意赴港開展此項業務。昨日有多家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士對《上海證券報》&&,目前沒有向監管部門申請相關資格,短期內也無設立香港子公司的計劃。
中小基金受自身因素約束
根據已經公開的信息看,獲准開設香港子公司的兩家基金公司均是資産管理規模較大、投研能力較強、理財産品多元化且具備地緣優勢的老牌基金公司,上述四個特點或許是兩公司獲得首批資格的重要因素。 不少基金公司的理財産品仍過於單一,尚未積累多元化理財業務的經驗,就目前而言,資産管理規模在1000億以上,且擁有專戶理財和QDII産品的基金公司屈指可數,多數基金公司的業務重點仍是爭取內地A股基金的市場份額,因此一些基金公司無暇顧及登陸香港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外,對一些基金公司而言,赴港設立子公司存在成本高、風險多的隱憂;此外,在內地市場尚未爭取到較高市場份額以及投研管理能力尚未提高的情況下,中小基金公司貿然進入香港市場發展也存在未知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