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大工業投資項目被迫停工
    2008-05-23    作者:陳其玨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作為四川建國以來工業投資最大的項目,同時也是西南地區第一套和國內一次性單體投資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四川1000萬噸/年煉油和80萬噸/年乙烯項目因巨大的經濟拉動作用而被當地政府寄予厚望。但從一開始,該項目就經歷了坎坷:先是因環保而引發爭議,隨後又因汶川大地震而被迫暫停。

項目現場工程已停下

  在地震發生後的第9天,上海證券報記者來到四川石化項目的所在地——彭州市軍樂鎮。一路上,隨處可見彭州市為該項目所作的大幅宣傳畫,而越靠近石化基地,四週的道路也修得越平坦寬闊。在原本沒有幾條好路的小鎮上,這樣漂亮的大道顯得異常搶眼。
  在兩條筆直大道的交匯處,一大塊用鐵柵欄圍起的空曠場地映入眼簾——這即是基地所在。記者看到,這塊場地已經過平整,只是上面還沒有多少設施,惟有靠近大門處一棟約10層高、已經封頂的建築矗立着。未來,這座建築很可能就是石化項目的辦公主樓。但此刻,它的外墻玻璃還未全部鋪好,腳手架也未拆除。
  值得注意的是,偌大一塊場地中除了幾個身穿制服的門衛外竟看不到一個工人。當地一位村民小張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僅兩個星期之前,這裡還是一派熱火朝天,但因為地震,工程全部停下來了。
  小張自稱本來就住在項目所在地,後來因石化基地落戶而拆遷,有關部門給他們的補償是每畝地2.9萬元。“我覺得補償不算高。我們全家一共也就拿到十幾萬元補償款,買了房子和保險之後就所剩無幾了。”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大石化會拉動經濟,對我們當然是好事情。但如果有污染就得不償失了。”小張説。
  此前,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曾告訴本報記者,該項目已論證了十幾年甚至20年的時間,應該説論證是可靠的。項目上馬也經過了國家有關部門和專家的嚴格評審,配置的技術和裝備也是目前最先進、最可靠和安全的裝備。如果按照預先的計劃建成,在沒有自然災害和不可抗力發生的情況下,這個項目建成之後不會對成都和周邊地區造成污染和環境影響。

對地震影響應充分評估

  談到四川石化項目不能不提一個人——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西部化工城”專家組組長、四川稀土材料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劉資甫。已經69歲的他曾擔任四川化工廠車間主任、廠長;四川省化學工業廳廳長;四川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堪稱四川化工界的元老。
  而鮮為人知的是,當初獻言四川建石化項目的第一封建議書正是出自他的手筆。早在1987年,劉資甫就在四川萬縣向有關領導提出應該在四川建石化項目。這一建議隨後被交到時任四川省省長張皓若的案頭。此後,當地官員和專家為了該項目奔走呼籲,但直到20年後才真正上馬。
  不過,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劉資甫也&&,並不希望看到石化項目規模過大。“本來,政府在1000萬噸/年煉油和80萬噸/年乙烯之後還希望上馬另一個80萬噸/年乙烯和100萬噸/年大芳烴的項目,但我在開會時堅決反對。畢竟,彭州和成都距離還是比較近的,環境容量有限,目前這樣的規模已經夠大了。”
  對於此次地震的影響,他&&應該充分評估,並適當提高防震的程度。“這並非一個新問題,也不是惟有石化項目才會遇到的問題。此次地震發生後,處在地震帶的項目都應該考慮提高地震設防級別。”
  蔣潔敏此前&&,中國石油已組成了一個專門班子,就地震對彭州的直接影響進行評估。如果評估下來,自然災害是不可抗力,中石油就要放棄這個項目;如果評估下來和原來的結論基本一致,則會按計劃推進項目。

  相關稿件
汶川地震會對經濟産生什麼影響 2008-05-22
中石油、中石化:地震災區重建已全面啟動 2008-05-22
專家&&:地震預測仍是世界難題 2008-05-22
央行多項特殊金融政策促地震災區金融穩定 2008-05-22
農行對四川等地震災區貸款實行特別政策 200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