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知名企業在港遭遇“傍名牌”
    2008-04-14    作者:胡笑紅    來源:市場報

  4月10日“保護知識産權、遏制‘傍名牌’不正當競爭行為研討會”上,倍受“傍名牌”困擾的30余家中外知名企業將矛頭一致對準愈演愈烈的香港註冊公司“傍名牌”行為。他們要結成聯盟,集體維權。

[事件] 眾多名牌被“搭便車”

  何謂香港註冊公司“傍名牌”?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知識産權顧問王志平以該公司為例介紹説,香港註冊公司“傍名牌”侵權行為表現為:侵權人在香港合法註冊一家包含他人知名商標或字號的公司,如註冊“飛利浦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然後由這家公司授權或許可內地的公司生産及銷售帶有該公司名稱的侵權産品,給産品打上“飛利浦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授權/監製”等字樣,對消費者形成混淆及誤導。
  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已知被“傍”的知名商標包括長城、正大、歐萊雅、海爾、燕京、康師傅、太子奶、雀巢、維維等百餘個,而使用這些商標作為名稱在香港註冊的公司則多達近3000家。例如,以伊利為名稱的公司就有60家,以聯想為名稱的公司有47家。有的商標甚至被數百家公司“搭便車”,如含有“長城”字號的註冊企業達到351家,“華潤”有206家,“正大”有242家。
  除了直接搞“拿來主義”之外,“傍名牌”還有很多花樣繁多的手法。據立邦塗料(中國)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介紹,有的侵權人將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後綴,或者在商標圖案上做細微變動,“比如把‘老人頭’商標頭像的皺紋加上一道,把‘夢特嬌’商標圖案的花瓣加上一瓣,看似同一品牌,實際大相徑庭。”
  對於上述現象,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反不正當競爭處處長楊潔開門見山地&&:“傍名牌”惡意製造誤認、混淆,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大公害。

[探因] “傍名牌”根源在內地

  香港何以成為“傍名牌”公司的聚集地?對此,蒙牛集團法務中心主任劉信認為,侵權者之所以選擇在香港註冊這些“傍名牌”公司,是利用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寬鬆的企業環境。
  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人士透露,在香港註冊一家公司非常簡單,只要香港的相關數據庫裏沒有相同或近似的名稱,就可以獲准註冊。
  登錄香港特別行政區公司註冊處網上查冊中心的網址,隨機查詢幾家知名企業的名稱,就可以發現以“雅戈爾”為字號的公司有7家,“皮爾卡丹”有25家。點擊每家此類公司,其類別項目均顯示為“私人公司”。
  為維護自身權益,一些被“傍”企業採取了法律行動。蒙牛、紅蜻蜓、張裕、恒順等企業&&,在發現被“傍”之後,他們就採取了法律行動,並已經在香港的訴訟中勝訴。但是,勝訴並不意味着維權成功。剛剛拿到勝訴判決書不久的恒順醋業打假辦副主任董民説,香港的法院裁定,在香港地區,被告被永久性禁止授權、批准、指導、促使他人使用任何包含或近似於漢字“恒順”的名字或名稱。“可是,那些人仍然可以重新註冊別的公司,傍不上這個就傍那個。”
  “問題的關鍵是源頭沒有切斷。”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知識産權顧問王志平&&,“我們認為香港註冊公司問題的最終根源還是在內地,即那些生産‘傍名牌’産品的內地不法製造商,如果沒有他們,那些註冊公司只是個空殼。”
  王志平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QBPC)旗下“香港註冊公司法律漏洞問題項目小組”組長。“我們項目小組的職責,便是負責與內地司法、執法、立法等部門及香港方面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應對] 打擊行動初見成效

  “政府部門已經採取了積極有力的措施”,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知識産權顧問王志平介紹,去年8月,國家工商總局下發《關於開展打擊“傍名牌”不正當競爭行為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打擊“傍名牌”不正當競爭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註冊商標、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衝突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也於今年2月18日通過,並從今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規定:原告以他人企業名稱與其在先的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足以使相關公眾對其商品的來源産生混淆,違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為由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該受理。
  “在去年的專項執法行動中, 共查處‘傍名牌’不正當競爭案6019件,案值達4.12億元,”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反不正當競爭處處長楊潔介紹,今年工商總局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嚴打“傍名牌”行為,重點打擊利用境外登記企業名稱並以合同、協議、委託加工、授權使用、監製等名義加工生産“傍名牌”産品的行為。同時,工商總局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規定,&&打擊“傍名牌”的行政執法工作指導意見,總結“傍名牌”行為的特點及類型,上升為法律條款進行禁止。
  “我們與香港方面的溝通已有了新的進展”,王志平&&,香港方面有望於2009年修訂公司註冊條例。以蒙牛、張裕等為代表的內地企業代表則&&,企業在加強向消費者宣教的同時,也應像外企一樣,改變以往單打獨鬥的方式,結成聯盟集體維權,才能更有效地打擊侵權者。

  相關稿件
名牌營銷的五大誤區 2008-04-11
質檢總局和統計局為中國名牌申報把關 2008-04-07
體驗奢侈品牌 名牌包網上租賃風潮流行美國 2008-03-31
名牌包租賃流行美國 2008-03-31
"北方鞋都"倣冒名牌運動鞋氾濫 200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