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投目標鎖定準IPO項目
    2008-03-28    作者:趙彤剛 謝聞麒    來源:中國證券報

  直投業務試點範圍擴大,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券商“靠天吃飯”的窘境。事實上,許多券商早已積極儲備直投項目,它們的目光大都投向準IPO項目(Pre-IPO項目)。

約有20家券商達標

  證監會規定,開展直接投資業務試點的證券公司凈資本原則上不低於20億元,具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具有較強的投資銀行業務能力,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擔任股票、可轉債主承銷的項目在10個以上,或者主承銷金額在150億元以上。
  中信證券研究員張玲&&,“估計有20家左右券商可達到上述條件。”其中,絕大多數創新類券商都能滿足條件,少數規範類券商也可以符合要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年底,20多家券商凈資本在20億元以上。
  由於股改原因,2005年A股市場一度暫停IPO,因此券商承銷業務主要看2006年和2007年。在這兩年內,隨着工行、中行、中國石油等一批大盤股上市,銀河證券等一些大型券商很容易滿足承銷金額150億元的要求;廣發、華泰等證券公司,憑藉承銷項目數量優勢也可以達到要求。

優化盈利模式

  張玲認為,“券商直投將主要鎖定Pre-IPO項目,退出渠道則以海內外市場上市為主。”
  從A股市場看,一般新股上市價格都會比IPO價格溢價很多,因此券商直投Pre-IPO項目風險較小。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這也是落實前幾天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之舉。”
  目前國內券商仍以傳統業務為主,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而直投業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券商現有業務模式。“直投可以增加券商盈利渠道,平滑因市場波動而造成的業績波動。”張玲這樣認為。
  從國外投行巨頭的發展歷程來看,直投業務是券商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年來,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國際知名投行都已在中國投資了多個Pre-IPO項目,一些項目獲利不菲,成為經典案例。
  業內人士分析,在直投業務試點成熟之後,一旦證監會允許證券公司以非自有資金開展此項業務,券商的資産管理業務也將得到進一步拓展。“由於證券公司在資産管理業務收費方式和自有資金參與比例等方面擁有較高靈活性,一旦允許以非自有資金開展直投業務,將有效拓展證券公司資産管理業務範圍。”

爭相儲備項目

  2007年9月,證監會允許中信證券、中金公司開展直接投資業務試點。根據試點方案,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以不超過凈資本15%的自有資金設立了直接投資專業子公司,實現母、子公司之間的法人隔離。專業子公司以自有資金進行直接投資,專業子公司建立了有效的投資決策、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防範直接投資業務與證券公司其他業務間的利益衝突、利益輸送等風險。
  中信證券上周公布的2007年年報顯示,去年成立的金石投資公司目前已儲備了兩個直投項目,包括中信地産等。金石投資公司註冊資本為8.31億元,去年凈利潤121萬元。不過,由於金石投資去年剛成立,直投業務第一單尚未投出,因此去年盈利主要是利息收入。據了解,中信證券有意對其追加投資20億元。
  事實上,很多券商都在積極儲備項目。張玲説,“由於券商投行部門經常接觸擬上市企業,手頭掌握比較豐富的上市資源,因而會向直投部門推薦項目,這是券商開展直投業務的一大優勢。”另外,創業板即將推出,此舉將大大豐富券商直投業務的退出渠道。張玲認為,“由於券商直投項目往往是一些中小項目,比較適合在創業板上市。因此,創業板的推出將極大促進券商直投業務的發展。”

  相關稿件
上證所:金鉬股份IPO首試網下發行電子化 2008-03-28
券商業績沖淡 IPO熱情 2008-03-27
維薩IPO融資規模創出美國新紀錄 2008-03-20
證監會重新開閘受理房企IPO和配股申請 2008-02-29
Visa上市融資 或將成美歷史上最大規模IPO 200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