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生“格子”裏初嘗老闆夢
    2008-03-24    作者:林潔 吳裏揚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何銳強是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二學生,春節前,他“晉陞”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老闆,雖然“店面”只有40平方厘米。為實現這個老闆夢,何銳強花了近400元。
    記者近日在大學生集聚的廣州大學城廣州大學商業中心和北亭廣場看到,分佈有“inbox”、“101box”、“格有所藏”等幾間格子鋪。這些店舖以出租格子的形式,讓有興趣的學生和一些年輕人體會了一把當老闆的感覺。
    “你看這種錢包,純羊毛的,只需18元。”在“格有所藏”,店員小黎從格子裏拿出一個純羊毛錢包向記者展示。店裏有些商品是“格主”從雲南等地帶回來的,有的CD甚至還是“格主”從國外旅行帶回來的,“很多都是‘格主’的珍藏,有些商品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小黎介紹説。
    “inbox”是許旋賢開的第二家格子鋪。“在我們這家店裏,學生‘格主’佔了50%。”許旋賢説。據了解,由於開格子鋪的門檻低,加上市場誘人,近兩個月來北京、廣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都已經開設了多家格子店,僅廣州就有近50家。
    “inbox”店裏平均分佈着300多個格子,由於每個格子的位置和大小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最便宜的格子每個月只需99元,第一個月還可以打折,差不多只需64元”,“格主”只需交租金,其他如電費等費用都由店主承擔。
    在“inbox”,記者看到銷售的商品中有鐵制傢具飾品、錢包、公仔、手機繩等飾品類商品,同時也有手機等高檔物品。許旋賢透露説,銷量最好的是化粧品。他指着A33格子説,這裡的“格主”以前銷售的是耳環等飾品,生意一直不佳,“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格主”與許旋賢討論後,決定改售鐵制傢具飾品,生意有了明顯改觀。
    何銳強的“格子”裏,密密麻麻地擺滿了各種罐裝植物、鍵盤套禮品盒、太陽能公仔等精品,顧客群定位為女生。何銳強透露,這些商品價格一般為進貨價的兩倍,“不然我們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但他也強調説,裏面一些商品比其他店面便宜,“但銷量仍不理想”。
    由於從外包裝上很難看到罐裝植物的形狀,何銳強曾經想過增加商品的可看性,“我們曾經想過找一些樣品,可惜都找不到,而且也不可能把真的植物放在格子裏面。”“已經做好虧本的準備了。”何銳強開玩笑説,“如果下個月租約到期東西還賣不出去,就真的要去擺地攤了。”
    記者發現,這個被行內人稱為“視平線以上”的格子離地面約有1.75米高,對於一般的女生來説確實比較難看清裏面的商品,何銳強認為這也是他們的格子生意冷清的原因之一。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張蕾正把商品從格子裏撤出裝袋。當記者稱其“格主”時,她害羞地強調説:“是以前,現在已經退休了。”據了解,他們的格子以前也是以賣精品為主,生意興隆時曾經開了3個格子,然而,3個格子中,只有一個格子贏利,最後不得不選擇關“格”大吉。張蕾説,當時開格子只是為了玩一玩,以前也沒有創業的經驗,進貨前也曾向店主取經,然而到了進貨地後,他們就把店主“如果沒能以批發價拿到貨品很難贏利”的話拋在腦後,“顧客在猶豫要不要買這件商品時,如果價格沒有優勢,商品就很難賣出去了”。
    張蕾認為,“失敗的原因主要還是缺乏主題性,我們的商品太雜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開設格子店的成本較低,只需要一個店面,經過簡單裝修,安裝上格子,再向工商局申請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開張,造成格子店的經營已經出現氾濫的情況。然而,由於“格主”和店主缺乏經驗,出現格子店開張一兩個月就關閉的情形也不在少數。
    許旋賢説:“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格子店,出現飽和的情況,但關鍵是管理和經營。”
    何銳強的格子鋪下個月中旬即將到期,他&&將不準備繼續續租。“嘗試了一回老闆的感覺就夠了,還是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吧。”他説。
  相關稿件
股指期貨和創業板何不換個順序 2008-03-24
創業板如何不致成為垃圾場 2008-03-24
市場關注創業板兩大創新 2008-03-24
山西省昔陽縣引導企業家回鄉創業 2008-03-21
政府促進創業 才能帶動就業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