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服(COSL:601808)日前宣布,公司第一條八纜物探船,也是目前亞洲最先進的地球物理勘探船“COSL719”經全面升級改建後,成功交付使用。據悉,該船可以用於超過1500米的深水作業,並能大幅提高作業效率。 公司副董事長、CEO暨總裁袁光宇同時對本報記者&&:“公司今年的銷售規模將過百億元,目標是2020年能過千億元,躋身全球前三位油田服務公司。”
大力發展物探業務
“COSL719”是公司第一條八纜物探船,也是目前亞洲最先進的地球物理勘探船。該船由公司的一條6000馬力平台供應船經過為期一年多的提升改建而成。設計充分考慮了提高作業效率等目的,採用固體電纜和使用電纜維修艇水下更換電纜等措施。 改建後的COSL719為八電纜雙震源物探船,能提供三維地震採集作業服務、對三維採集資料現場處理,具有採集數據高速傳輸系統。公司物探事業部曲經理介紹説,該船纜長6000米,纜間距為100米,覆蓋面積大,採集效率高,比起以往作業的六纜、四纜船性價比更高,環保性能也更好。 據悉,目前在渤海灣作業的物探船主要是四纜和六纜,而八纜船則可提高面積較大的南海深水勘探的作業效率。 公司介紹,目前該船在2008年有效作業時窗中的作業量已基本排滿。在一段時間“熱身”後,該船將在四月抵達琼東南地區,為其第一個客戶“英國天然氣國際有限公司”(BG
International)提供三維服務,合同額為2億多元人民幣。 據悉,中海油服的業務主要分為鑽井、油田技術、船舶和物探四大板塊,而物探是公司一體化服務鏈條中的重要環節。袁光宇&&:“近年,公司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擴大産能,先後交付COSL718(6纜物探船)、COSL941(400英尺自升式鑽井平台)、模塊鑽機等裝備,公司國內外市場大幅增長。”
海外並購提上日程
公司人士&&,目前公司已經在設計建造全新的十二纜的物探船,將比八纜船作業效率更高。預計今年9月進廠,2010年交付使用。 根據此前發布的年報,公司2008年的資本預算為5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的32億元預算增長了50%以上,增幅大大超過上年的18%。 袁光宇對記者&&,現在做出的資本預算還只是投資建設和購置設備,一旦有並購的需求,肯定還要擴大資本規模進行融資。 對於並購,袁光宇説:“早就提上公司日程了,現在很努力,推進的力度也很大,我們希望越快越好。只是還需要很多機緣促成,包括非經濟因素。” 對於未來並購的方向,他&&近年考慮較多的是鑽井和油田技術。鑽井板塊銷售額佔公司的40%,在並購時可以發揮比較優勢;而技術板塊對鑽井而言相對是弱勢,可以通過並購買來品牌、技術和市場。 “我們目前已經有一些備選的公司,規模比COSL小一些。”袁光宇説。 目前深水開發的瓶頸主要是缺乏裝備,在公司的資本預算中,加大深水投入成為今年的亮點。考慮了兩艘大馬力的工作船,包括1個12纜的物探船,1個深水勘察船,約30多億元人民幣。 “目前深水的投入沒有佔到一半,但未來比例會逐漸提高。”袁光宇指出。“中海油的需求還沒有上來,不過在逐漸提高,公司的深水戰略與中海油的深水戰略是緊密挂鉤的。” 不過,公司也在努力拓展中海油以外的全球客戶。目前運營的15條鑽井船中有3條在海外作業。公司的南海六號在海外作業已經2年,渤海四號在印尼作業已經5年,南海二號今年也已經到了緬甸。公司還在拓展陸地油田服務,特別是海外業務,目前已經在1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