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報告顯示,2007年,連接境外股票、商品、利率和匯率的産品出現了大面積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現象。
“去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中,有不少投資價值極低,甚至可以被稱為‘垃圾’,根本不該拿出來賣。”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繆鈞偉3月1日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08銀行理財産品評價報告》發布會上做出了如上&&。
這份報告對去年發行的近千隻銀行理財産品進行了評價,其結論印證了人們對銀行理財産品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擔心。
據介紹,2007年人民幣理財産品共發行1302隻,外幣理財産品發行1760隻,均遠超過2006年的水平。打新股産品從2006年的10隻左右,迅速膨脹到2007年的150隻以上,佔人民幣股票産品的47%。連接境外股票産品發行數量僅次於打新股産品,佔46%。
報告顯示,正是佔到銀行理財産品近半份額的連接境外股票、商品、利率和匯率的産品,在2007年出現了大面積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現象。在發行銀行方面,不僅中資銀行暴露出産品設計方面的缺陷,甚至因此引發了糾紛,外資銀行的産品也表現出結構設計越來越複雜、産品投資價值卻越來越不盡如人意的現象。
報告顯示,去年發行的超額收益率為負值的人民幣境外股票類産品,中資銀行佔比為17.24%,外資銀行佔8.33%。
在美元境外股票産品的評價中,也出現了4隻超額收益率為負值的産品,例如深圳發展銀行的産品——“聚匯寶”超越計劃1號股票籃子挂鉤型,其期望收益率、超額收益率分別為0.03%和-2.97%,實際收益率是零。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評價與設計團隊”負責人、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峰説,報告用期望收益率和超額收益率來衡量一種理財産品的投資價值。超額收益率是期望收益率與同期限同幣種存款利率之差。超額收益率越高越好,如果小於零,則表明該理財産品還不如銀行存款,基本沒有什麼投資價值。
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沈炳熙透露,雖然絕大部分去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實際收益率高於同期存款利率,但60%以上的産品收益率低於6%,更低於一年期貸款利率(7.47%,截至2007年12月21日)。
報告認為,2007年連接境外股票的産品表現較差。原因一方面在於基礎資産市場(境外股票市場)受次貸危機影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另一方面則在於銀行産品的結構存在問題。尤其是外資銀行,其許多産品結構設計極其複雜,但投資價值卻不敢令人恭維。
“結構複雜多樣未必等同於較高的投資價值。”報告稱,就人民幣境外股票而言,2007年出現負超額收益的産品6隻,其中,花旗銀行的産品——2007年“挂鉤5個股票組合的正數優異表現”人民幣1年期結構性投資賬戶,因其超額收益率低至-3.01%而居投資價值最差産品的榜首。該産品表現較差,並非主要因為境外股市下跌,而是因為存在嚴重的結構設計問題。
其他銀行的産品雖然平均來看有正的超額收益率,其中仍不乏結構設計不當、投資價值極低的産品,例如,東亞銀行的“東亞‘聚圓寶’投資産品-系列2”,其超額收益是-1.14%。
在其他類型的理財産品中,中外資銀行也都有較多産品出現超額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例如,招商銀行的“金葵花”-金屬系列之“鋅鋅”向榮美元理財計劃,超額收益率為-1.48%,實際收益率為零;花旗銀行的“漲跌雙贏型”美元1.5年期産品,其超額收益率為-2.065%;華僑銀行發行的美元匯率産品則出現較多問題,如“雙利寶”3個月美元保本理財産品、“聚寶利”6個月匯率區間外保本結構型存款産品等,超額收益率均為負值,實際得到的收益率都只有0.5%,遠低於相同期限的美元存款利率。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理財産品的最後收益高低,不管是跟存款利率還是跟大市比,一定有一個平均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算盈利,低於平均水平算虧本,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市場上不可能不出現零收益、負收益的理財産品。
李伏安提出,最關鍵的不是有沒有出現零收益、負收益的理財産品,而是營造一個公平交易環境,即金融機構有義務向投資者全面客觀地講解産品和提示風險,投資者自己也要有承擔風險的意識。
本報北京3月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