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下一個稱號:“太陽谷”?
    2008-02-29        來源:國際金融報
  硅谷的IT精英,用軟體、用計算機芯片,甚至用iPOD不斷改變世界。現在,他們中的嗅覺靈敏者開始在另一個目標上下賭注,那就是太陽能。
  “看看現在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靠軟體是不可能解決的”,硅谷“太陽城”公司首席執行官林登賴夫似乎看清了當下的形勢。“太陽城”的宗旨就是以城鎮居民住宅為目標,力推價格可承受的太陽能電力。
  曾經在軟體業工作的賴夫説,自己的未來就是要推行一種新的供電形式,一種能夠減少有害二氧化碳排放的電力。
  據市場調查公司Clean Edge預計,全球太陽能發電市場的規模將從2005年的110億美元一路高歌猛進,到2015年將高達510億美元。硅谷生産高效能太陽能電池板的“太陽能”公司總裁理查德斯旺森説:“眼下的太陽能産業就像1983年時的電腦芯片,很快就將成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技術。”
  硅谷瞄準太陽能並非偶然。以芯片聞名於世的硅谷就是由芯片的基本材料晶體硅得名,而現在大多數的太陽能電池板也由晶體硅製成。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行業,實則頗有相通之處——芯片和太陽能電池均為半導體,晶體硅的加工工藝也相似。因此對於硅谷的高手們來説,進軍太陽能産業,他們是帶着技術和經驗來的。
  另外,資金成為推動硅谷太陽能發展的動力。據美國“清潔技術風險網絡”統計,僅2006年上半年就有大約14億美元風險資本進入清潔能源領域,其中有1/3的錢投在了硅谷。
  Clean Edge創始人容佩爾尼克説:“如果世界上有哪個地方能讓太陽能大放異彩,那極有可能就是硅谷。硅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太陽能領域注入創新、動力。”
  明日的硅谷,也許會有一個童話般的名字——“太陽谷”。
  相關稿件
2007年“中關村十大新聞”揭曉 2008-01-04
“中關村企業走進東盟”主題活動周正式啟動 2007-11-15
段永基徹底退出“中關村” 2007-11-09
中關村園區上市公司逼近百家 2007-11-08
逾30億元擔保債務或化解 中關村全年預盈 20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