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徵:我國互聯網法律已足夠多
    2008-02-25    作者:王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魏永徵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香港樹仁大學教授。主要著作:《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新聞傳播法教程》等。

    中國青年報:“艷照門”事件出現後,內地反應迅速,據媒體報道,北京和吉林警方各自對查閱、下載、傳播艷照作了不同解釋,有人也存在疑問,您怎麼看?
    魏永徵:我們支持警方依法維護網上治安的行動,他們執法的主要依據是《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相應的司法解釋。利用互聯網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信息都違法,司法解釋作了量化規定。
    有人説,把淫穢圖片貼到網上,向不特定多數人散佈,點對面傳播,這是違法;那麼,通過email發給朋友,點對點,不算傳播,也違法嗎?
    我認為,點對點傳送在香港不違法,但在內地就違法。因為,點對點就要複製,一件變兩件、多件。對傳播也可以作不同解釋,點對面是傳播,點對點也可以認為是傳播,人際傳播。
    現在有人引用1997年公安部有關互聯網安全的一個規章,我認為這個《規章》有的內容已經過時。例如,裏面規定不得查閱淫穢信息,而2005年《治安管理處罰法》沒有這個規定,規章超越法律的內容應屬無效。而且,單純查閱不再去傳播,很難説有社會危害性,也很難取證,所以這麼多年來沒有見到誰看了網上淫穢內容受到處罰的個案。

    中國青年報:有人認為,MSN、QQ、電子郵件等是新的通信方式,如果審查會侵犯通信自由,您怎麼認為?
    魏永徵:根據《電信條例》的規定,互聯網上的電郵和MSN等即時通訊也是通信,應受憲法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護。但是通信也不能違法,不可以有違法的內容。這在各國都差不多,如美國有些州就規定郵寄淫穢物品要受到檢控。

    中國青年報:有人認為這個事件説明我們的互聯網管理存在疏漏,需要通過立法來加強,您怎麼看待?
    魏永徵:有官方説法,我們國家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為豐富、最完備的互聯網法規管理系統,我&&認同。據悉大約15個國家部門參與了對互聯網的管理,制定了50多項規章,這還不包括其他法律中涉及互聯網的內容,比如《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有關規定。
    這件事出在香港,倒是暴露出香港法律的疏漏,如淫穢不雅規管條例過於陳舊,使得警方有時陷於被動,需要修訂補充。後來波及內地,我們不是一下子就管住了嗎,我看不出這事件中我們互聯網管理有什麼疏漏的地方。

    中國青年報:一開始,有的網站也貼了很多淫照,大家爭相傳閱。後來有關部門出來説,這是違法行為,人們説:啊?!我們都違法啦?
    魏永徵:這恰好説明,我們有法條,但是大家不知道,沒有把法律變成自覺遵守的規範。一項法律,只有成為多數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時,才是有效的。沒有道義支持的法律是無力的法律,沒有法律支持的道義也是空洞的道義。我們往往把制定法律看作一件事情的完成,應該説,這只是一個書面文件的完成,而在建立社會行為規範方面,其實僅僅是開始。

    中國青年報:政府監管互聯網,怎麼監管才是有效的?
    魏永徵:為什麼只想到政府監管呢?有這樣的萬能政府嗎?我們應該更多發揮社會的調節和自律功能。22日,陳冠希承認流傳的照片都是他拍攝的,接着宣布對照片擁有版權,有人説這樣的下流東西還要主張版權?這有個法律背景。由於香港實行普通法,侵犯隱私和肖像都不能作為民事侵權的訴因,這些照片到處流傳,當事人沒有辦法請求法律救濟。過年的時候,一些報紙每天頭版都刊登這些照片,有的還出版“全記錄”專輯,遮蓋了照片上敏感部位,不能算淫穢不雅,這樣打擦邊球揩油。陳冠希這樣一宣布,警方發言人緊接着跟進説,大家聽見了啊,有誰再傳播、發布這些圖片,要受到版權人起訴了,要承擔堂費、律師費和賠償費了。我認為這是一個高招,目的是遏止這些照片在互聯網和報刊媒體上的繼續流傳,在香港打官司要蒙受很大的損失,誰也不敢輕易惹官司。我相信一定有效,報刊絕對不會再登這些照片了。這就是發揮社會不同利益主體的制衡功能。
    互聯網上做壞事會損害人,我們要讓被損害者投訴有門,起到制約作用。凡事都要政府上第一線,政府的行政成本會很高。

    中國青年報:有人提議用網絡實名制解決網絡侵權問題,可行嗎?
    魏永徵:實行網絡實名制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能否行得通,我&&懷疑。至少一條,怎麼解決尊重和保護公民姓名權問題?公民有使用自己姓名的自由,有在自己作品上署名或不署名的自由,你有什麼合法理由來限制這一自由呢?

    中國青年報:如何看待互聯網的雙刃性?
    魏永徵:互聯網就是一個社會,不可能一乾二淨。有一句名言,意思是人類每一次征服自然,都會受到自然的相應報復。就説性形象的表現吧。在古代,人們只能以繪畫表現,中國有所謂春宮圖,不管怎麼畫,不可能完全逼真。發明了攝影、攝像,同時也就有了各式各樣的性圖片,其中有些的淫褻性表現是人工繪畫絕對不能達到的。如果在以前,照片錄像都要沖洗,那麼在數碼拍攝出現後,製作淫穢圖像就變得極其簡易了。同時,互聯網又提供了極為快捷和廣闊的傳播方式。這才有今天的香港淫照事件。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無論如何,從人工繪畫到攝影,到錄像,到數碼,到互聯網,你不能不承認這是人類的進步,不能因為産生某些禍害,而要求取消那些發明,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人類能夠實現那些進步,也有能力控制自身,來消除進步同時帶來的禍害,或把它控制在最低的限度。本報北京2月24日電

  相關稿件
互聯網未來10年大趨勢 2008-02-25
互聯網公司公布財報 網游成就“網股”業績 2008-02-22
調查表明:63%的中國車主互聯網上選購新車 2008-02-20
林東:從"牛肉乾"到"互聯網" 2008-02-15
分眾傳媒攜手日本電通進入互聯網廣告市場 200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