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韓國經濟有望再次騰飛
    2008-01-15    作者:徐寶康    來源:《人民日報》2008-01-15 第06版

  新年伊始,韓國當選總統李明博宣布,“2008年是韓國實現先進化的元年”,韓國人對經濟再次騰飛的期盼隨之高漲。

提出發展新承諾

  被譽為“經濟總統”的李明博將于今年2月25日正式就職,履行其“747”經濟發展承諾。“747”承諾是李明博總統競選綱領的核心,即年經濟增長7%,10年後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4萬美元,邁入世界7大經濟強國之列。
  自去年底當選下屆總統後,李明博先後召開了“經濟界人士懇談會”和“經濟研究所座談會”,出席了“中、小企業中央會”,傾聽各界建議,制定經濟目標,並表示要“建設一個與企業有親和力的政府”。
  李明博新政府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是增長6%。政權接管委員會(由當選總統任命,在其正式就職前,負責進行權力交接和新政府政策的籌劃等)稱,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石油價格飆升以及國際原材料漲價等外部因素影響,再加上去年國內經濟增長率只有4.9%,物價漲幅為3.6%等原因,韓國經濟的提速將受到一定制約。因此,李明博決定將原計劃今年增長7%的目標,下調到6%。

騰飛依靠三舉措

  政權接管委員會宣布採取三大措施:首先是調整大企業政策,放寬各種限制,鼓勵企業擴大投資;其次是精簡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第三是提高經濟效益,挖掘發展潛力。
  在調整大企業政策、鼓勵企業擴大投資方面,政權接管委員會決定廢除長期阻礙大企業增加投資的“出資總額限制”等一些政策,減少定期稅務調查,營造鼓勵企業投資和經營的環境。韓國經濟界對此給予了積極評價。韓國三星集團、現代起亞汽車、LG集團等大企業集團紛紛表示要擴大投資規模。對于中、小企業,新政府將大幅度減稅,扶持其發展。
  在精簡機構、轉變職能方面,李明博明確提出,“現如今已不再需要政府干涉企業了”。為轉變政府職能,李明博計劃將現政府下屬的18個部級機構,精簡到12至15個,取消副總理建制,強調要建立一個“親企業的小政府”。政府的職能要朝著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目標轉變,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提高經濟效益,挖掘發展潛力,是李明博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李明博把建設總長度為3100公里的“大運河”作為韓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之一。據測算,“大運河”運輸網比公路交通節省1/3的費用,並創造70萬個就業崗位。政權接管委員會稱,從今年起啟動“大運河”建設,在積極鼓勵韓國大宇建設、三星物産等建設公司參與的同時,還將從中東、德國等地吸引40%的外資,以確保這一工程的順利完成。

不實施過激政策

  有人擔心李明博為實現競選承諾,可能採取過激的經濟刺激政策,從而引發通貨膨脹和經常項目赤字。對此,李明博表示,將不會實施過激的經濟刺激政策。他説,“從正式就職到今年年底只有10個月的時間,要實現7%的增長,是不切合實際的”。
  李明博的新年賀詞選了一句漢字成語“時和年豐”,寓意為“國家太平,碩果年豐”。韓國輿論評價説,韓國民眾期待這一目標能“夢想成真”。
  (本報首爾1月14日電)

  相關稿件
全球八大投行上調韓國經濟預期 2007-09-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韓國經濟需應對長期挑戰 2007-06-14
韓美自貿協定將給韓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2007-04-03
三星經濟研究所:韓國經濟增長掩飾諸多問題 200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