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24日),國務院國資委官方網站披露,三九企業集團(下稱“三九集團”)正式併入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潤集團”)。至此,三九集團重組終於塵埃落定,這為華潤集團借助三九集團打造國內最大的醫藥帝國奠定了基礎。
三九重組正式收官
昨天,國資委正式發布公告稱,三九集團併入華潤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長城證券分析師但朝陽分析,國資委這一公告,標誌華潤集團重組三九集團取得最終成功。 三九集團與華潤集團兩家中央企業均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醫藥企業。2003年底,三九集團陷入資不抵債境地,成為央企監管的一件“爛事”。2004年7月,國務院批准對三九集團實施債務重組。之後,三九集團便拉開重組的序幕,“三九”也一時成為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的青睞對象。 去年年底,德意志銀行提出了以40億元受讓三九40%股權的方案,這個方案也符合國資委明確三九控股權仍要保持國有性質的要求。當時,外界認為競購者德意志銀行頗有希望成為戰略投資者。峰迴路轉,今年3月,國資委卻發公告公布,初步選定華潤集團為三九集團的戰略投資者。 今年9月,三九集團鉅額債務重組方案出爐。根據協議,三九集團將獲華潤集團44.57億元用以清償全部三九集團和S三九的重組債務本金、S三九的欠息等。重組工作得到質的突破,為配合華潤的重組,三九集團加快處置不良資産的腳步。 10月16日,三九集團已將旗下北京寶泰隆房地産開發公司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掛牌,以1.91億元出讓100%股權。不過,重組最大的進展信號是:12月1日,三九集團總經理孫曉民去職。接班人由華潤集團委派,確定華潤集團副總經理、華源集團首席執行官喬世波任新三九控股董事長。 北京證發投行投資總監王堅分析,以華潤集團任命華潤係的喬世波為三九集團接班人分析,已透露出華潤集團將合併三九集團的端倪,因為央企負責人的任命,一般先經國資委批准,但從媒體等公開渠道並未獲人事變動的消息。顯然,今年3月開始,國資委初選華潤集團作為三九集團的戰略者時,其實已擬定將三九集團併入華潤集團的計劃。現在公布兩央企合併,也是順理成章。
三九面臨被登出命運
隨着華潤集團正式獲得三九集團100%股權,加上此前新三九控股和華潤醫藥集團的成立,三九集團是否會登出,一時備受外界關注。 今年8月8日,華潤集團成立了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華潤整合內地醫藥資産的平台。與此同時,新三九控股已於今年3月成立。 據知情人士透露,三九集團的醫藥資産將注入新三九控股,其中包括S三九,而三九集團的房地産、工程等業務將逐漸剝離,這樣一進一出,三九集團將面臨被登出的命運。 種種跡象表明,三九集團的空殼化傾向也日益明顯,不久前剛剛宣布將價值10億的“999”商標抵償給上市公司。根據S三九12月11日達成的清欠協議,S三九將受讓三九集團、三九藥業的“999”以及“三九”系列註冊商標,對應10.14億元用於以資抵債。 記者致電三九集團,也發現目前已經沒有重組辦這樣一個部門,但黨委辦公室接電話的人士&&,不方便對記者透露三九集團的相關細節。S三九董秘周輝告訴記者,目前,還無法對外公布三九集團正式成為華潤集團全資子企業後,會給S三九帶來什麼樣的影響。S三九另一內部人士稱,目前對於S三九而言,S三九的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然是國務院國資委。 據知情人士透露,不管三九集團是否被登出,實際上,包括S三九等主業將注入新三九控股,而這個平台將被業界認為是華潤整合國內“華潤係”的醫藥企業。目前,華潤已對旗下各部分醫藥資産清晰定位,新三九控股將重點發展中藥和OTC業務,未來也將整體上市。
醫藥央企整合漸明
三九集團併入華潤集團,並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後,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52戶調整為151戶。國資委旗下的央企原來的華潤集團、中國國藥集團、中生集團、三九集團四家以醫藥為主業的央企,也整合成現在的三戶。 對於央企重組,今年8月,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3年內,國資委將根據利潤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構成的綜合指標為中央企業排定座次。屆時做不到行業前三名的,將被國資委強制重組。 北京證發投行投資總監王堅認為,三九集團、中國國藥集團、中生集團這三家以醫藥為主業的央企各具特色,三九集團優勢在生産中藥和OTC業務;中國國藥集團特長則在醫藥銷售,如藥店銷售;中生集團則側重於生産科學生物制藥,周期性較長,但也是國家一直極為支持,所以短時間也不會被合併。 據了解,國資委明年將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重組,並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和推進中央企業非主業資産剝離重組,加快組織實施中央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産,爭取明年6月底以前完成。到2010年,央企戶數將調整至80至100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