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義烏明年接單變難
    2007-12-21    作者:羅凰鳳    來源:《市場報》2007-12-21 第11版

    12月19日下午4點多,在義烏國際商城裏經營聖誕禮品的商戶汪明就關門打烊了。“聖誕節玩具出口訂單早在10月份就完成了,本月進入‘補單’期。”他説,現在只守守店,剩下的産品只當陳列樣品了。
    有着“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目前隨處可見聖誕老人、紅色的聖誕襪、聖誕棒、聖誕服飾等。“現在是義烏人在為西方人操辦聖誕節。”一位經銷戶風趣地説。

一棵聖誕樹只賺兩角

    據《錢江晚報》報道,義烏在今年“聖誕蛋糕”爭奪戰中頗有斬獲。今年前三季度,義烏海關出口聖誕禮品超過5000萬美元,比去年增長30%多。
    量的增長並沒換來太大的喜悅。受美國美泰公司大規模召回中國産玩具産品的影響,今年的聖誕節玩具訂單出現嚴重的分化。歐美進口商不斷加強對華玩具的檢測,面臨成本上漲威脅,部分小企業9月就已關門。這也導致部分玩具廠商由之前的出口歐美,改向出口非洲。
    “和大企業相比,小廠規模限制産能,開發能力又限制特有産品推出,成本居高不下,利潤也就越來越薄。”在國際商貿城經銷聖誕樹的業主楊力文&&。今年受皮料、鐵管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絕大多數傳統品種的聖誕産品的利潤下滑到10%以內,同比去年下降兩三個百分點,有的甚至更低,一棵聖誕樹只能賺到兩角錢。
    “今年的訂單基本都已交付完成,真正的影響將在明年顯現。”義烏市玩具行業協會童秘書長説,玩具類聖誕禮品的生産具有周期性,一般都是訂單式生産,每年1月至5月下單,6月至10月交貨,60%以上的産品在聖誕節期間消費,所以説今年的訂單價格是在上半年基本確定的。明年訂單的價格才會反映今年成本的變化,這將在生産企業和採購商之間引起新一輪的博弈。

品牌意識掘商機

    在深圳,兩三百人的聖誕工廠只能算是小廠,而義烏超過百人的廠子也不超過10家,其他的六七十家聖誕産品生産工廠均為幾十人甚至十幾人的廠子。無利可圖,是今年義烏個別小廠倒閉的直接原因。據介紹,目前的義烏許多産品種類都是國外已賣了半個多世紀的傳統産品。
    “很多廠商已意識到要發展中高檔産品,走品牌路線了。”義烏外經貿局相關人士介紹。今年原材料漲價導致生産成本上漲較快,義烏廠商必須盡快進行包裝設計、技術上的創新。因此,在爭取到市場份額的同時,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正是義烏廠商挖掘下一個聖誕商機的關鍵。

  相關稿件
為“中國製造”正名 打造“英國義烏”[圖] 2007-11-19
2007年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開幕[圖] 2007-10-24
“義烏指數”創設一年漸成全球市場風向標 2007-10-23
全國婦女手工製品展洽活動在義烏舉行 2007-09-21
外國企業常駐浙江義烏代表機構突破千家 200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