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召回已進入國際化軌道
    2007-12-04    作者:宦璐    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近年底,廠商們頻繁的召回使人起疑,召回是企業的商業秀表演,還是廠商們的質量不約而同地下降?
  在商業社會,企業主動召回其缺陷産品的行為,最起碼的一個功用是:讓每個消費者感受到,我們的安全比企業的利潤更重要。
  除此之外,思邁汽車諮詢公司總監張豫對本報記者&&,現在的召回,已經不屬於企業的商業秀表演,更不是意味着廠商們的質量下降。“汽車就是由若干零部件組成的,出了一些小問題其實是很難避免的。國際上,汽車召回現象就很普遍。”
  事實上,以前國內汽車廠商發現了質量問題,都是自己給客戶打電話通知,不像現在如此公開。在2004年建立了《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規定》後,廠商們涉及召回需要給國家質檢總局報批,制度上保證了召回的透明性。這種做法也是國際最通行的做法。
  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郭俊峰則對本報記者&&,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召回已經沒有去年頻繁了。雖然總量上還是超過了去年,但頻次比去年低。“當召回已經成家常便飯,那正説明了企業和消費者的雙向成熟。今年的召回,我把他定義為汽車消費市場成熟理性的現象。”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在審視召回制度的現實效果。在今年的《汽車召回制度實施三周年總結暨産品召回制度研討會》上,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對3年來的汽車召回管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相關稿件
本田汽車從12月17日起召回部分謳歌RL轎車 2007-12-03
我國三年來已累計召回缺陷汽車逾130萬輛 2007-11-28
玩具“召回”之後:警惕歐美繼續抬高門檻 2007-11-27
我第二大輪胎廠商在美捲入召回風波 2007-11-27
美國食品集團召回4350公斤“問題”牛肉餡 200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