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座海上風力發電站並網發電
    2007-11-29    作者:嘉木 陳光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海油)昨日(28日)宣布,公司投資4000萬元的國內第一座海上風力發電站已經投産。
    中國海油高層&&,風電將是公司新能源戰略的重點發展對象,公司下一步將大規模擴大海上風力發電,並爭取最終併入近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電網。記者了解到,此風電站所用設備是由正等待上市的風電龍頭——金風科技所製造的。
    我國近海風資源十分豐富,近海10米水深的風能資源約1億千瓦,近海20米水深的風能資源約3億千瓦,近海30米水深的風能資源約4.9億千瓦,是陸地風能資源的2倍,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
    專家認為,與陸上風電場建設相比,海上風場建設不佔用土地,風能品質遠遠優於陸地,因此大規模開發海上風能是風力發電行業當前的發展方向。
    業界評價,這個有着較高科研含量的項目為今後海上風電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儲備,積累了施工經驗,也標誌着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有了實質性突破。

電力供應海上平台

    目前這座海上風力發電站所發的電尚未進入陸上電網,而只供應海上石油平台。
    該海上風力發電站位於離岸70公里的渤海綏中36-1油田,在該油田30米水深的一個導管架上安裝了一台1.5兆瓦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鋪設了一條5公里長的海底電纜至綏中36-1油田的中心平台,風力發電機組運營後,實現了與平台上的油田電站並網運行,為油田提供生産所需電力。
    項目於2007年5月批准立項,11月建成投産。考慮到海洋環境和無人值守的特點,項目選擇了沒有傳動齒輪箱的永磁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在陸用機型的基礎上作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改進,風機搭架高度為57米,槳葉直徑達70米。
    從11月8日,風機實現了滿功率運轉,滿發時最大功率輸出為1500千瓦。

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中國海油高層説,由於該發電站是示範項目,成本相對較高,投資成本大約為每千瓦2.8萬元,相當於陸上風電的2-3倍。
    中國海油副總經理周守為解釋説,海上油田如果建設一個電場,成本也很高,但海上風電相當於有效的替代。
    據介紹,項目正式投産後,單機年發電量可達440萬千瓦時,將減少油田柴油消耗量1100噸/年,折合經濟效益約600萬元/年,同時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3500噸,二氧化硫11噸,有效地節約了平台生産所消耗的油氣資源,實現了節能減排。
    周守為説,海上風電除了成為油氣平台電站的一部分外,下一步公司將考慮海上風電上岸,併入近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電網。
    中國海油總經理助理鄭長波稱,公司將大規模建設海上風場,以及進一步進行技術改造,海上風電的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

海上風電前景廣闊

    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説,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國海油作為綜合型能源公司必須着力發展的産業。海上風電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一個重要領域,前景十分廣闊,中國海油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今後我們計劃實施海上油田供電集中管理,屆時海上風電會有更大用武之地,”傅成玉説。
    鄭長波透露,中國海油已經成立海油(北京)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對整個新能源産業進行規劃和管理。
    目前中國海油重點發展風電,同時開發生物質能、氫能、太陽能、海洋能,還要考慮煤化工,鄭長波説。
    海油工程總裁姜錫肇&&,公司作為項目總承包方,該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公司從傳統的海上油氣田工程服務轉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國際化能源工程公司。

  相關稿件
中國首座海上風力發電站近日正式投入運營 2007-11-29
我國20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日前研製成功 2007-11-27
報告顯示:生物質發電産業尚需加大政策扶持 2007-11-27
聚風型風力發電機投入使用 2007-11-22
貴州:煤層氣發電上網不參與市場競價 200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