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材物流成外資“圈地”熱點
    2007-10-23    王進    來源:中國證券報

  10月21日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丁俊發&&,鋼材批發,特別是鋼材物流的加工配送,已經成為外資進入的一大熱點;而中國自己的流通企業,在鋼鐵物流的競爭力十分薄弱。

跨國公司滲透産業鏈上下游

  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2005年我國共批准設立外資商業企業1027家,是1992年至2004年12年國家批准外資商業企業數的3倍。在這1027個企業中,除187家是零售業,其餘全部為批發業。
  據悉,外資進入的批發領域,首選的是汽車、鋼材、家電、成品油等。丁俊發&&,跨國公司正在利用我國WTO承諾的規則,對我國鋼鐵産業鏈進行全方位的滲透,特別是加工配送和深加工的下游。比如日本三井就成功在中國鋼鐵供應鏈中的加工配送環節站穩了腳跟。記者從會議獲悉,三井從1995年開始,在我國中部和東部與寶鋼、武鋼等合資建立了各種鋼材加工、配送公司,並在全國鋼材消費地建立加工中心體系,構築了一個能夠向國內外用戶迅速提供服務的鋼材配送物流體系,基本控制了我國汽車板材、家用電器板材等高檔鋼材市場。
  而與資本雄厚、經驗豐富的外資企業相比,國內鋼鐵物流企業還僅僅處在簡單的中介階段。中鋼鋼鐵公司總經理辛希樂&&,許多鋼鐵流通企業功能單一,僅是生産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中轉站”,起一個“搬磚頭”的作用,必須形成一批擁有社會化的物流配送體系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

國內貿易商須轉型

  在鋼鐵貿易模式發生變化、國外鋼鐵貿易商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國內鋼鐵貿易商的轉型需求日益迫切。在日前的論壇上,來自鋼材貿易領域的代表告訴記者,此前我國大部分鋼鐵貿易商的盈利方式主要是在市場起伏的過程中,通過逢低吸納、上漲套利來獲取的。即使在鋼廠出廠價和市場價倒挂時也對鋼廠的發貨照單全收,為的是在鋼價上漲、庫存增值後實現利潤。在鋼鐵産品基本面供大於求、價格大幅漲跌交替成為規律的市場條件下,這樣做是可以生存的。但是隨著鋼材價格高位運行、小幅震蕩的新局面出現,傳統貿易商的主要盈利經營手段必將受到衝擊。
  上海五波鋼結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慶平&&,對具有一定規模的貿易商,必須立刻向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鋼鐵物流企業模式去靠攏,即向經營網絡化、管理信息化、資本社會化的方向去發展。在網絡化經營的基礎上,取得規模效應。爭取建立自己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加工物流基礎設施。放棄過去物流加工全部外包的做法。
  任慶平告訴記者,目前絕大部分貿易商貨物堆放在公共倉庫,運輸100%外包。這種運營模式,充其量只是“貿易模式”。一旦失去貿易投機環境,必然會陷入困境。大部分中小貿易商,應選擇合適的産品和上下游渠道,鎖定特定市場,把自己培養成專業鋼鐵服務商,向加工配送專業鋼鐵供應商轉變。

  相關稿件
安徽江蘇江西20城市聯手打造無障礙物流圈 2007-10-22
天津海關聯手首都機場海關打造物流快速路 2007-10-12
湖南著手重點建設四大區域物流中心 2007-10-12
廣西成為中國與東盟國際物流主通道 2007-10-12
[黃金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第2版)》 200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