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面對外資銀行對國內市場中高端客戶的強烈爭奪,各中資銀行紛紛大力建設“財富管理中心”或類似的高端理財中心,爭當消費者特別是高端人群的“管家”。作為一家剛剛登陸國內A股市場的銀行,北京銀行昨日也在財富管理領域重拳出擊,在北京金融街推出該行財富中心旗艦店,旨在為個人高端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個性化的金融服務。 “伴隨着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其金融方面的需求已不僅僅是存錢、取錢,他們更需要其它一攬子的理財服務,而財富管理這種整合了私人銀行、資産管理與證券經紀等內容的業務,正好契合這一需求。”北京銀行行長嚴曉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出擊個人高端市場
嚴曉燕&&,該行財富中心的目標客戶鎖定在金融資産在100萬元以上的客戶。而推出財富中心旗艦店的同時,該行還成立了“超越財富”俱樂部。 該行財富中心分為現金交易區、非現金交易區、理財工作室、休息等待區、上網瀏覽區等。針對客戶的投資理財需求,財富中心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財産品套餐,還配備了專業的金融理財師提供全面的諮詢與服務。 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介紹説,“財富管理是指利用所掌握的零售客戶信息與金融産品,通過分析客戶自身的財務狀況,了解和挖掘客戶需求,制定客戶理財方案,進而幫助客戶實現理財目標的一系列服務過程。在未來幾年之內,其在銀行收入結構中佔比將提高到50%以上。”他&&,由於此業務資金消耗較少、創造利潤高,已成為中外資銀行競相角逐的必爭之地。 據悉,該行下一步將以財富管理業務為着力點,推動銀行的結構性變革,並進一步創新産品、引進人才、完善營銷體系等。
財富管理爭奪升級背後
實際上,自2002年招行推出國內首個面向高端客戶的理財産品——金葵花理財以來,國內各商業銀行就開始在這一業務領域展開了全方位的爭奪。 有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國內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量年均增長18%以上,理財産品日趨多樣化。以2006年為例,全國各商業銀行僅發售個人理財産品就達1100款,募集金額近4000億元;新發行基金89隻,首發募集資金3800億元;發行信託産品487個,發行規模590億元。 據閆冰竹判斷,今後,帶動國內商業銀行利潤增長的除了手續費佣金、投行業務、託管業務、代理行業務之外,財富管理將是一塊最重要的“陣地”。 他分析説,眼下,儘管凈利息收入仍然是銀行傳統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由於信貸規模增長的限制與對優質信貸項目存在的激烈競爭使得其增長的空間極其有限,為此,出擊財富管理與增加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就成為維持銀行整體收入增長的現實途徑。但他也&&,“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中外資銀行、中資銀行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據悉,北京銀行今後將會在産品、人才等幾個中資銀行最薄弱的方面尋求突破,並在借鑒其境外戰備投資者ING經驗的基礎上,把他們的理財産品與服務引入國內市場,並在綜合經營的前提下去進行大量的金融産品創新。 北京銀行今後將會在産品、人才等幾個方面尋求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