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産業部科技司司長聞庫25日&&,我國計劃在2008年—2009年之間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本土4G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我國在TD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一定超前性,這在未來4G網絡的演進方面也有積極推動作用。而適時提交本土4G標準,也將有助於增強我國在4G市場的話語權,避免出現在2G、2.5G市場上曾經的被動局面。
2012年正式商用
據悉,國際電信聯盟已將4G技術正式命名為IMT-Advanced,並將於2008年前後開始該項技術的標準化工作。利用4G技術,用戶可以使用手機與PDA收發電子郵件、下載電影與音樂,其速度比3G快得多。 信息産業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曹淑敏介紹,國際電信聯盟明年將發出通函開始徵集4G候選技術,明年下半年提交候選技術,2010年左右第一個標準版本正式發布。根據這一進度,我國將於今年十月份完成4G的頻譜規劃,2010年完成標準,2012年正式步入商用。 信息産業部此前曾&&,我國4G演進有兩種可能:一是將TD技術融入國際上的4G標準,二是提出獨立的4G標準。“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國內産業界都將力爭在4G標準中發出自己的聲音。”信息産業部一位人士&&,“國內産業界在2G、2.5G市場上的被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最初的標準制定中缺位。” 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在2001年的863計劃中即已啟動面向3G/4G的移動通信發展研究計劃——未來通用無線環境研究計劃(Future
Technology for Universal Radio
Environment)。在經過2001年—2003年第一階段的FuTURE關鍵技術攻關和2003年—2006年第二階段的系統和應用演示後,第三階段的外場試驗也在上海等地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包括中興通訊、大唐等國內十余家企業、研究所及高校均參與其中。 目前,我國政府已開始準備4G國際標準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標準的徵集、遴選和論證,信産部已組織相關企業開始基於TDD模式的4G標準方面的試驗。 大唐移動總裁唐如安日前也&&,大唐移動在今年6月就完成了大唐關於4G技術的白皮書,大唐在4G技術上已經形成一批擁有知識産權的技術創新點,為我國在4G標準上取得先發優勢奠定了技術基礎。
爭奪標準話語權
儘管4G標準推出的時間表已經十分明確,但是4G標準如何産生以及與現有3G標準的關係怎樣,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沒有定論。世紀證券研究員蔣傳寧認為,參與4G標準的制定,更多是對國內企業前沿技術研發實力的考驗,將有助於國內企業爭取先發優勢,但短期內對行業影響有限。 據悉4G標準如何産生以及和現有標準的關係,在全球範圍內有各種各樣的討論。特別是4G標準是否仍然像3G標準一樣,以多種制式並存的狀態發展存在較大爭議。一些國際設備廠商反對將來的4G標準多種制式並存,認為這樣不僅給不同標準産品實現兼容造成一定難度,更不利於産品成本的降低。 當前3G標準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我國提出的TD-WCDMA,日本和歐洲提出的WCDMA以及美國提出的CDMA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