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沒譜!炒股竟然靠“神器”相助
    2007-09-10    周芬棉    來源:《市場報》2007-09-10 7版

炒股有技巧 “神器”難幫忙

    在股票交易所附近,不斷有人向行人推銷薦股軟體。在軟體店裏,薦股軟體、模擬炒股軟體也被店主放到了顯眼的位置。店老闆得意地説:“這東西賣得最好,雖然價格不低,但原先賣不動的這些軟體現在都成了暢銷貨,多的時候一天能賣40多套。”
    店中,還有一種被稱之為“炒股遙控器”的物件,據稱這是由盛大網絡、聯合證券以及證券之星聯合推出的新型炒股工具。“它的最大好處就是會使你的炒股變得更輕鬆。投資者只要像操控電視機一樣,就可以完成收看行情、證券分析和股票交易等操作,安全、快捷,還很可靠。”
    如果説這些東西還含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話,那麼有些東西簡直就是“神器”了。
    一位股民手持一個塑料羅盤狀物體,將指針一番轉動之後,他決定買入指針所指股票,因為這位股民認為,“羅盤告訴他,這只股票會漲”。他説:“反正花錢不多,試試又何妨,説不定就真有道理呢。”
    據了解,這種東西在上海很多。在不少專賣書籍的小攤上,這種塑料小羅盤成了暢銷商品。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角度線的羅盤,據稱是根據江恩理論研製的,無論是對大盤還是個股,有着“高達70%的預測率”。25元一個的低廉售價吸引了不少股民購買。

“神器”不神氣 蒙你沒商量

    今年才入市的股民老張説:“現在再也不敢信什麼薦股軟體了。”幾個月前,他聽信朋友的勸説,上了那些推銷人員辦的學習班,説使用這些軟體,可以有40%甚至更多的收益,誰知自己用了這些軟體,反倒次次踏空。眼看著手中股票股價直往下掉,剛割肉,第二天股價就漲上來了,腸子都悔青了。
    有的股民則發現,這些所謂的薦股軟體,在軟體下載後,又紛紛出現索取高額費用、賬戶被盜、連接速度太慢、數據延時和殘缺等問題。一位對羅盤深信不疑的股民,按小羅盤指示買入了一隻股票,在之後的兩天竟連續遭遇了跌停,令其憤慨不已。
    聽信了這些薦股“神器”,發生損失找誰賠?證券律師宣偉華説:“只有投資者自己多加防範了,發生損失根本就難以找到索賠的理由。”她認為,推銷軟體、羅盤的,也只是向投資者推薦這些東西,人家沒有強迫你買,也沒有簽訂什麼保你賺錢的協議,你也不能證明這些東西完全就是騙人的,因此,是不是騙人的都無法界定,更無法索賠。
    太平洋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張偉明説,現在新入市的很多股民,其實一點證券知識都沒有,看別人賺錢了,或者聽説別人賺錢了,就想進場試試。
    一位炒了十幾年股票的股民説:“炒不炒股是態度問題,炒到鈔票是有無智慧的問題。一味地聽信什麼薦股軟體,多半都是對股市不了解的人。”

炒股“神器” 沒啥科學根據

    宣偉華律師稱,這是“世界性難題”。別人推銷什麼薦股軟體、羅盤,有沒有營業執照是工商部門管的事,質量本身有沒有問題是質檢部門管的事,只要産品質量本身沒問題,並且經銷者有營業執照,市場銷售行為就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人推銷的這些炒股工具,誰也拿他沒辦法。而作為證券監管部門,根本不可能説把什麼東西沒收了,依法它沒有這個權力。
    證監會的一位負責人指出:“證監會所做的就是對投資者教育,一直強調並要求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對投資者進行教育,證監會的職責是制定規則,處罰違規者。至於投資者自己是如何炒股的,只要不違法一概不會追究。”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雖然“各有各的理”,但是一些薦股軟體、小羅盤能夠大行其道,致使不少投資者上當受騙,個中緣由值得深思,不能將投資者推向孤立無助的境地,任由其在教訓中成長。法律法規應該跟上。

  相關稿件
[談股論金]新股民炒股應掌握八字“要訣” 2007-08-27
海外炒股開閘須防B股開放悲劇重演 2007-08-23
海外炒股開閘須防B股開放悲劇重演 2007-08-23
個人境外炒股開閘在即 A股市場是福是禍? 2007-08-21
如此炒股軟體,幫手還是騙子? 20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