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行社博弈“後奧運時代”
    2007-08-31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08-31 11版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文化,成就商機

    前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馬蘭奇曾經説過,奧林匹克運動就是文化加體育。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奧運會越來越不局限於競技體育,文化要素日趨顯現。五大洲聚集在五環旗下,不僅是主辦國宣傳本國傳統文化、提升國際形象的大好時機,更為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提供了一個&&。
    面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帶來的“人氣”,北京市旅游局負責人&&,奧運旅游的主要方案及重點旅游産品正在緊張策劃中,在奧運重點旅游線路中,可能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奧運場館游,這其中不僅包括北京的奧運場館,還包括青島、天津、瀋陽、秦皇島等分賽場的連線旅游。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大旅行社已經相繼推出系列奧運城市游、奧運文化游,例如面向中國游客,以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和悉尼、希臘的雅典為目的地的奧運城市游已經成為市場上的熱點項目。在國內,除了官方力推的奧運場館游,火炬經過的城市也將成為新亮點。

門票,最大瓶頸

    和火爆的“世界盃足球之旅”一樣,看比賽和賞美景一舉兩得的奧運旅游肯定會吸引大量中外游客。不過由於奧運門票沒有專門針對旅行社發售的團體票,再加上奧運門票的實名制購買,給眾多瞄準“奧運游”商機的旅行社潑了盆冷水。有些旅行社&&,“奧運游”的關鍵是游客要去看比賽,如果是單純的旅游就很難吸引游客。現在諮詢奧運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但多數人參團的前提條件都是能夠買到奧運會開幕式或熱門比賽場次的門票。
    此外,住宿和交通也將從不同程度上制約“奧運游”。奧運會期間,酒店價格將上漲4倍以上不等,且大部分酒店需全程預定,需提前付清全款,20天的“天價”住宿費讓不少游客望而卻步。為解決交通擁堵,“好運北京”公路自行車賽期間的“單雙號限行”收效良好,可以想見,北京奧運會期間也會採取相應的限行措施,部分旅游大巴勢必將“閒賦在家”。
    對此,部分旅行社甚至作出奧運會期間營業額不僅不會大幅度增長反而會有所降低的判斷。

前景,無比燦爛

    正如佩特拉利亞部長所説,雅典3年前辦奧運會現如今仍受益。奧運會對旅游業的影響決不局限於比賽期間,數據表明,從奧運申辦成功到現在來中國旅游的客人每年幾乎都以10%的速度增長。
    “看看咱們的鄰居就知道,漢城奧運會後泡菜、三星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東京能成為國際性大都市,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功不可沒,像著名的新幹線,就是東京奧運會時修的。奧運能帶給北京什麼,真的沒法預測。”神州國旅集團副總經理王尚文對北京奧運會後的中國旅游業很有信心。

  相關稿件
有預測認為:旅行社瞄準自駕游市場 2007-08-29
假期出游 旅行社責任險不能缺 2007-08-28
北京:游客退團請求旅行社退還旅游費 2007-08-22
大型旅行社與國內著名景區戰略結盟謀求共贏 2007-08-08
海口市部分旅行社竟出現炒賣游客現象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