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國家能源保障基地藍圖初顯
    2007-08-21    春生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到2010年,東北地區規劃煤炭生産規模3億噸左右,原油生産規模5700萬噸……國務院20日公布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這樣描繪作為中國未來國家能源保障基地的東北地區能源産業發展的藍圖。
  該《規劃》稱,東北地區將優化發展能源工業,堅持煤油並舉、多元發展,優化生産布局和消費結構,加強東北亞區域能源合作,建設國家能源保障基地。
  “東北地區歷來是我們國家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説道,“特別在煉油方面佔有很大比重。”
  對於未來東北地區能源産業的發展,規劃指出,要有序開發煤炭資源,建設呼倫貝爾、霍平白、勝利等大型煤電化基地、黑龍江東部煤炭基地及遼寧鐵法等礦區。
  穩定原油生産能力,擴大天然氣生産規模,加大對海拉爾盆地、二連浩特盆地和近海石油勘探力度,綜合開發吉林油頁巖資源,建設俄羅斯邊境至我國東北的原油管道,啟動東北天然氣管網工程建設。
  張國寶稱,現在新發現的大慶深部的天然氣預計可以建設年産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項目,中俄關於原油管道的前期工作也進展順利,越來越接近具體的實施階段。國家現在已經規劃了在東北全境建設天然氣管網工程。這個天然氣管網工程包括哈爾濱-長春-瀋陽-唐山主幹線,大慶-哈爾濱、長嶺-長春-吉化、大連-瀋陽支幹線,大慶-齊齊哈爾等十條支線。
  根據規劃,到2010年,東北地區的煤炭生産規模達到3億噸左右,原油生産規模達到5700萬噸,天然氣産量70億立方米。
  在能源産業鏈的下游,規劃稱,還要建設新型石化産業基地,重點建設撫順石化、大連石化和大連西太平洋煉油等千萬噸級原油加工基地,加快實施大慶、吉林石化、撫順石化等乙烯改擴建工程,形成世界級乙烯生産基地。
  根據規劃,到2010年,東北地區的煉油能力控制在1億噸/年,乙烯産量達到400萬噸/年。
  煤化工産業上,規劃&&,適時建設錫林浩特、霍林河、呼倫貝爾、黑龍江東部和遼寧西部等煤化工基地。
  未來還將積極扶持東北地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産業發展。2010年,規劃電力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3000億千瓦時。
  在電網和天然氣管網建設上,東北地區未來將重點建設呼倫貝爾至遼寧中部輸電通道。建設霍林河和赤峰煤電基地至遼寧省負荷中心的500千伏交流輸電通道,建設黑吉省間2回500千伏輸電線路,建設吉遼省間第4回500千伏輸電通道。
  張國寶透露,國家已確定在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建設360萬千瓦的坑口火電,並且通過直流輸變電項目把其輸送到遼寧。
  相關稿件
我國擬在東北打造"亞洲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 2007-08-21
大商所發展納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方略 2007-08-21
東北地區金融業發展將提速 2007-08-21
張國寶近日&&: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 2007-08-21
民航東北地區空管體制改革順利實施 2007-08-20